复方川芎酊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怎样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7451.html

6月7日,我校《经典电影赏析》的课堂迎来了本学期第七次课,由这一课程的老朋友,文学系著名教授陈山老师为大家讲解波兰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名作《蓝》。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基耶斯洛夫斯基用法国国旗的三种颜色,诠释了自由、平等、博爱这些传统社会真理的现代内涵。拍摄于年的《蓝》就是《红白蓝三部曲》的开篇之作。

陈山老师的课堂,从来都是风趣通俗,又不失高深。陈老师强调看电影不能是一种“斩首行动”,在对一部电影作品进行分析之前,一定要对创作者的思想来源和影片制作的背景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因此,陈山老师通过幽默的语言和细致耐心的讲解,让给同学们对这位传奇导演的生平经历有了初步了解,又介绍了拍摄于《蓝》之前的《十诫》、《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等影片,让同学们了解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创作方法和思想背景。

在陈山老师关于《蓝》的主题内涵、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等方面特点的提示下,同学们开始了观片。《蓝》从始至终都被一种忧郁的情绪贯穿,一瞬间丧子丧夫的女人无疑是悲惨的,而之后接踵而来的丈夫早早背叛的打击也确实能够将人摧垮。好在这既是一种被背叛的痛苦,也为主角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新生。放下过去的朱莉和追求她多年的奥利弗终于走到了一起,两颗心灵挣脱了道德伦理的枷锁渐渐靠近。导演对于这一心理过程的描写细腻极了,不是站在任何制高点,也不是客观理性的,纯纯粹粹讲述一个人的感情和挣扎。

正如陈山老师所言,《蓝》尽管是一种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内部却有着严谨的逻辑。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写实性的画面背后,通过色彩、音乐、创意性剪辑和独特视觉细节蕴含了深刻寓意。蓝色是一种忧伤的颜色,整部电影的基调也在此基础上。电影的主人公在音乐上有些令人惊叹的成就,而电影中的交响乐也与剧情契合的丝丝入扣,令人不自觉的沉浸其中。女主角的表演剔透而深邃,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心中都是不同的,可是无论什么样的生命,都重于千金,值得人细细品味。而自由与死亡的辩论,从来都是人类社会的焦点。自由与死亡如何一定是不可兼得的?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电影的放映在灯光亮起时便结束了,可是同学们还沉浸在蓝色的氛围中。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个无可争议的天才,他的电影深刻却又不高深,扎根在人类道德伦理与一点一滴细微而时时存在的精神困惑中,正如他的人,朴素而优美,又带着对生活的迷茫与挣扎,这样一种作者与作品的高度统一,将对同学们的学习、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撰稿:王润硕(文学系16级策划方向)

摄影:李文昊(摄影学院16级图片摄影方向)

代桑子(摄影学院16级商业摄影方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cd/10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