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坐落在唐长安城晋昌坊(今天陕西省西安市南部),也称“慈恩寺塔”,是古代著名的佛教寺院。唐永徽三年,玄奘为了保护从天竺经丝路返回长安的佛经,他负责建造大雁塔,一开始是五层,后来是九层,后来几番变化,终于变成了现在这座七层高的宝塔。

大雁塔是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四合院式的唐式砖塔,它是一座古老的印度佛寺,随着佛教传播到中原,并与华夏的文明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劳动民族的精神财富的象征。

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国家首次将大雁塔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古迹。卡塔尔多哈,卡塔尔,第三十八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大雁塔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共同申报的"长安-天山走廊"之一。

历史沿革

因寺建塔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在古代印度,有一群和尚将落雁安葬,建造了一座灵塔,这就是雁塔得名的由来。

唐永徽三年(),玄奘大师在长安慈恩寺的西塔院修建了一幢五重的砖砌佛像,舍利及梵文经书,以供玄奘大师供养。与宝鸡法门寺因塔而建不同,大雁塔则是因庙而建。

净觉寺是在道光年间建造的,隋文帝曾在这里兴建的,后来被废弃。唐贞观二十二年,李治为了纪念他的母文德皇后(也就是长孙),请求皇帝陛下为他的母亲祈福,并请求皇帝陛下修建一座寺庙,并将它命名为“慈恩寺”。在寺庙建立之时,玄奘邀请玄奘为上座禅者,在这里建立了佛教的法相派(因为分析所有的法)的相对真理(相)和绝对真理(性),同时也是因为不允许内心的独立,所以被称为唯识。因玄奘和他的徒弟窥基长年居住在慈恩寺,所以也被称为慈恩宗,因此它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一个神圣场所。唐高宗在唐显庆元年()题写了《大慈恩寺碑记》,自此,该寺改名为“大慈恩寺”。大雁塔位于大雁塔的内部,所以也被称为“慈恩寺塔”。

大慈恩寺坐落着大雁塔,玄奘特别致力于翻译佛典和佛学。玄奘大师在慈恩寺的寺务中,因担心世事无常,佛经遗失,火灾不易,故请将佛陀的佛像放在佛寺的门口,并于唐永徽三年三月份上呈。玄奘设计的这座宝塔,高达三十多米,唐高宗为了不让这座塔的建造太过庞大,也不想让高僧们辛苦,便让朝廷出资,在寺的西侧修建了一座五重的塔楼。

这是一种叫做雁塔的新型宝塔,因为长安荐福寺中有一座小型雁塔,所以慈恩寺塔也叫做大雁塔,而荐福寺塔号叫做雁塔,至今还在人们的耳熟能详。大雁塔原来是模仿西方的斜坡结构,砖砌泥土,难以攀爬,每一座都有佛像。这座宝塔是由玄奘大师亲自操办的,用了两年时间才完成。

大雁塔中,除保留自天竺贝多罗叶片的梵文经书外,还有一万多枚佛陀舍利。

五次改建

第一次:

大雁塔的原始设计是以印度著名的、唯一的礼佛之塔(大觉塔)为原型,共5个楼层,60多公尺。

第二次:

唐高宗李治认为长安城的整体建筑与印度的风格不符,所以进行了改造,将大雁塔提升到了九楼。

第三次:

长安元年(-),大雁塔的第三次扩建,武则天在唐代时,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单层单层,把大雁塔的高度提高到了双十。(还有一种说法是,武则天和皇室成员出资,在原来的地方重建了一座七层的青砖楼。)

第四次:

五代后唐太宗长兴二年(年),大雁塔经四次重建,大雁塔又重修为七楼。此后,西安连续大震,大雁塔塔尖脱落,塔楼开裂。

第五次:

明代万历三十二年,对大雁塔进行了五次修缮,是一项重要的修缮和修缮工作。在保持了唐式塔体的基本外形的前提下,外部覆盖了60cm的全覆盖。高64.5公尺、塔基底边长25公尺、面积平米的大雁塔就在这里。

建筑格局

建筑结构

大雁塔为四四方型的仿古建筑,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大块构成。全塔通高64.7公尺,塔基4.2公尺,南北宽48.7公尺,东西总长45.7公尺;塔体底部为方形圆锥,底部边缘长度25.5公尺,塔刹高度4.87公尺。1、2、2、3、4、7、8层各有5个房间,每个楼层都有一扇铁栅栏。

雁塔地宫

陕西省社科院的王亚荣于二○○八年五月曾指出,与法门寺地下的地下宫殿类似,西安的雁塔下也有可能埋葬著数千年的地下宫殿。可以推断,唐僧从印度取经回来时,所得到的宝物,很有可能就在大雁塔的地下。

根据历史资料,玄奘于唐贞观十九年()从印度取经而返,带来了大批佛舍利、百部贝叶经、梵文、八个金佛和八个金佛。玄奘经皇帝同意,由玄奘亲自修建大雁塔。但是玄奘所带来的这些宝贝究竟在什么地方,没有人知道。

王亚荣相信,在大雁塔的下面,应该也有一个类似于法门寺的地底宫殿,只不过大雁塔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因此,大雁塔地下宫殿很有可能就是唐僧当年所带来的佛教瑰宝。

据西安大雁塔管理处主任解守涛说,在年度,相关单位曾对大雁塔进行过检测,在大雁塔下面发现了一个洞穴,而这个洞穴正是大雁塔所在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cd/1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