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大鼓书,又称鼓儿哼、鼓儿词、鼓词,是河南省省级第二批(内乡县、唐河县)、第三批(邓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属于曲艺。大鼓书是一种民间文学艺术表演形式,来源于唐代的道情道曲,清代中叶为其兴盛时期。它具有很强的节奏和韵律,又具有说和唱的艺术表现,属于曲艺的范畴。清代中期以后,南阳艺人在原基础上化入各地小调及韵律,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南阳鼓儿词。大鼓书的唱词通俗易懂,唱句整齐统一,唱腔音乐朴实、流畅、口语化,演唱简单,所以易学、易唱、易懂,加之鼓和钢片伴奏铿锵、表演洒脱,故感染力较强,深受群众喜爱。大鼓书的唱腔音乐,初为民歌中的赞垛体曲调,在旋律反复中逐渐变化为板式万能体。其基本唱腔板式为七字句,在此基础上变化为十、五、三、四等句式。在道白上,则分清白、路白、板白、赞白、滚白、对白、独白。它的伴奏乐器主要是小鼓和犁铧片。演唱开始,小鼓、犁铧片齐鸣,以烘染气氛,演唱中,铧片叮当作响,按板眼敲击节奏,小鼓时而咚咚,以助阵势。一个自然段落下来,便又从头开始,周而复始,直至结束。大鼓书现存曲目有短篇百余篇,中长篇大书近百部。长篇大书可演唱几场到几十场。短篇(段书)以句以内为限,大多是长篇大书中的选节,或取材于民间故事和社会生活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cd/16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