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深药店原来是这么吭你的业内资深人
前言 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香港“黑心药店”事件 到现在还余温不减 鹭岛市民们难免也会担心 内地会不会也有无良药店呐~ 为了真爱 小导医不得不告诉你一个残忍的事实 其实内地某些药店也并不安分~ 哦!no! 宝宝不哭 宝宝很坚强 讲真,不是在吓唬你 当你到药店买药时 下面这些场景,你是否似曾相识? 进药店只为买某一种常见药 却在不明不白中 被店员推销了更贵的不知名药 拿着药品名单按需购买 还是在巧舌如簧的店员推荐下 买了附加的营养品 如今,药店多了 人们买药方便了 可就是有那么些药店 为了谋取利润 会用一些推销手段迷惑消费者 小导医冒死翻扒某些药店的坑人招数 (真心不容易啊!老板应该奖励我才对~) 忍不住被自己的勇敢感动到哭 记者采访业界资深人士 披露药店卖药的潜规则 让你不再花冤枉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 有超过12年售药经验的资深人士 为记者道出其中的玄机 提醒大家要注意了 小导医还整理了一套最强“防吭”技能 赶紧往下看 下次买药时不要被吭了~ PART1 利润高的药物摆放在显眼位置 药店为了让人购买,通常把价格高、利润高的药物摆放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低利润的则摆在犄角旮旯。 行此大礼,也是醉醉的 店员会把高利润的药物在销售单上做记号,方便向顾客推销。 PART2 借助药品名称哄骗消费者 药品本身并不是顾客需要的,但推销人员会因顾客对知识的不了解,用名字来诱导消费者购买,比如牛*消炎片,主治清热解*,消肿止痛。但店员会把它当作西药里的“消炎药”来卖。 如顾客感觉不对 他们会解释,中药副作用小等等等等 甚至通过花言巧语将???忽悠给顾客 这叫什么事儿呀 小编很好奇这个卖药的 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不会良心不安吗~ PART3 “杂牌*”售价紧盯大品牌 同一类药物在药店柜台能找到多则十几种不同厂家、规格的产品,售价各不相同。除了一两种来自大厂家外,其余大部分都是“杂牌*”。 小品牌的药物进价自然比大品牌的低,售价却与大品牌相当,甚至更高,药店店员更愿意推荐此类药。 PART4 快过期的药抢先卖 药品过期则不能上架销售,损失药店担负。自然而然的,快要过期的药,便被店员抢先销售给顾客。 PART5 更愿意卖中成药 治疗相同病症的药物,西药和中药的进价可能都不高,但是一上架,中药价格往往高于西药。 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张亚同表示,中药里,如果更换其中的几味药,其治疗效果变化不大,但仍被视为一种新药。 国家并没有针对每味药实行价格标准,一些小药厂就会钻价格空子,牟取更多利润。 PART6 一些药店将药品分为四类 A类为自己代理的品牌或贴牌药品(即从小厂家进货贴上自己的牌子),这种药品利润达70%到80%。 B类为普通品牌,利润在60%左右。 C类一般药品的利润在40%以上。 D类品牌药利润最薄。 PART7 药厂或代理商聘用人员直接驻店 很多小药店的销售人员是药厂或药品代理商家聘用的,然后将其分派到各个药店,对其自身产品进行推销,药店从中收取一定费用。 品牌药的毛利润较低,折扣较少,所以毛利润更高的非品牌药成为许多药店的选择,经常被药店推销员挂在嘴边。 药品销售人员的“五步推销法” 记者采访过一位曾是药店“驻店医”的女士,50多岁的她显得十分精神,说起话来干脆利索。 总结这些推销手段,其实就是从推关怀、推产品、推价格、推数量、推附加上入手。 从顾客走进药店的第一刻开始,店员就要表现出对其的关心,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一些医学知识的皮毛进行推荐。 然后在顾客有意购买之后,可以进一步提醒他巩固疗程,多买一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cd/1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幼儿园里有虱子可怎么办
- 下一篇文章: 丽江选送作品入围第二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