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节目,不敢再说自己是影迷
现在不管什么都讲究个“全民”。继《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全民文化类节目之后,又一央视节目《环球影迷大会》播出了。公社君全程正襟危坐的看,看完后自愧不如。这次的主题,大体是“全民一起看电影”。节目首次以全球最大的粉丝群体"影迷"为主角,以电影为题目,展开跨越国界的环球影迷的巅峰对决。角逐出谁是影迷中的影迷?节目通过视觉、音乐、表演、特效等丰富多彩的电影语言,将知识竞猜类节目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铁粉竞技,明星加持,标准的国际范。节目是由72位影迷组成超迷团选手,现场斗智斗勇,气氛略显紧张。与专业嘉宾尹鸿、高山,电影《红海行动》主演杜江及其夫人霍思燕,以及15位媒体团成员,开始了首轮节目。分季播出,本季、共13期,节目已于12月2日起每周六晚22:00在CCTV4中文国际频道播出。刚播出才一周的时间,就有了不少评论。公社君搜集了一些,积极的不少,反面的更多。所谓没文化的好莱坞,它的主旋律永远散发着人性的光芒,所谓有文化的中国,它的主旋律永远散发着政治的恶臭。首播选手中竟有位盲人影迷,在专为盲人讲解电影的“心目电影院”听了四五百部片。《光》有观众说,这使他联想到河濑直美的新作《光》,也是电影解说员用声音让盲人看见世界。电影发明人“Lumière”法语意为“光”,我们都是追逐光的孩子。然而,这种政治正确的节目让普通观众看来不免有些作秀的错觉了。更可怕的是,好好的原声电影不放原声放的竟然是配音版!!!第一期“战争片”。题目明显倾向于热爱国产老电影的老同志。或者说,因为是广电监制必然需要有正确的导向,以至于这期的选题既红又正,显然是没办法抓住真正喜欢电影的观众群体。公社君个人看来,这期节目放给豆瓣小伙伴怕是没几个人能够觉得不乏味,不过对于咱这种生冷不忌的影迷问题也不大。毕竟,影片除了分析也需要积累。各种类型片都涉略才能更了解电影艺术。因为参加节目的有,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电影学博士高山,演员夫妇杜江、霍思燕等特邀嘉宾组成超强嘉宾团,有犀利点评,亦不乏经验之谈,为节目增添更多专业性和娱乐性。杜江、霍思燕一家此前,梦桐在发布会现场也说道:“我们的影迷涵盖面非常广,很多都是真才实学的学霸型选手。”这其中有阅片无数的90后姑娘,单个类型阅片量就达到一千五百部以上;有白发苍苍的退休老阿姨,几乎是一部行走的电影百科全书;还有的选手对哈利波特特别感兴趣,出版了很多著作,而且都具有学术价值”。这么一说,其实也算网罗了不少电影爱好者。公社君听到“单类型阅片量就达到一千五百部以上”这句话后,是瑟瑟发抖的。对比下去,也不敢再说自己是影迷了。不过,再露怯下去,怕是有分分钟被辞退的危险。当前来看选材多是过审的各类影片,同时老片居多。大部分专吃欧美独立电影的影迷基本没戏。虽然少点趣味性,但还是不得不佩服那一众真影迷,爱电影的理由各不相同,相同的永远是那一份热诚。不过,不得不说节目内容丰富,提到的电影跨度很大,其实早期的国产电影也是非常经典的。有观众说在细分市场打造的节目,虽然有一些主旋律元素但是对于对电影初步接触的人而言很新鲜。节目的普众性是要高于它的电影专业性的,我们不能只抓住它的主旋律因素不放。做为荧幕数量即将超越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票仓,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到每年贡献数以百亿产值,看电影也算是日常的事,而对于这种电影文化艺术的发展,并不是只有业内人士才能起到推动作用。这又要说到君在开头提到的“全民”。电影从消遣变成艺术文化,可需要时间。电影从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转变成为三四线城市的日常也是时间的问题。人们对于电影的领悟却是时间没办法改变的。观众对电影有需求,市场才能够更好的推进,这大概是所有电影人商业方向为之努力的目标。很多业内人士都有对中国电影失望过。看着好莱坞电影流水线一般的电影,仍旧能够在口碑和票房上获得双丰收的成绩,不免有些眼红。当然,观众也是如此。电影业的很多人事都在谈论年,都在揣测年进一步开放政策的到来会不会毁了中国电影业,然而已经到了年的12月了,中国电影还在步履不停。年的人永远也无法判断年我们的电影市场会发展到什么地步,中国电影高速增长,却缓慢成长,虽然如此也值得人们对未来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cf/14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秋冬转换之际,你们都离不开她梨膏糖
- 下一篇文章: 祝贺66岁周润发获颁博士学位,一头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