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丨清明诗文节选三篇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8708944.html 传 统 七律·清明 问君何故去匆匆, 塞北霜天万木空。 遥看君知向南去, 桃花十里依旧红。 梦里酒都终得归, 三两亲朋话芳菲。 梨花落后寒食过, 寒燕面柳思子推。 游春踏青筝儿飞, 祭祖扫墓子孙归。 一曲相思肝肠断, 万古流芳不记年。 更喜绵山千里春, 一草一木思华年。 共我长风天际去, 一语清明系轩辕。 (赵东钦文) 忆·清明 雁门关外的春天来得要晚一些 往年故乡这个时节 漫山遍野的映山红 红妆点缀山野 芳香入人心扉 又是一年清明时 草长莺飞 绿柳发芽 我对你的思念愈加浓烈 烟雨蒙蒙 云迷雾锁 小雨夹杂泥土的气息 只有熟悉的味道才能泛起美好的回忆 子孙们在山前徘徊 荒草拔了又长 *酒祭奠了又加 这座山头承载了太多思念 丝丝轻烟 又迷了谁的眼 风掠过残香 雨带走*酒 纷飞的纸钱化作只只蝴蝶 带去我们的思念 泪水模糊了山拗 只剩下孤独的守护 (李玉娇文) 又是一年清明时 洋洋洒洒的春天,微雨淅淅沥沥的撒在杏花枝头,于是春天多了一层幽微难耐的清苦。梨花落后清明,可见即使花香遍地,也便是残香藏不住,幽幽扑面来。 与清明最为契合的活动,莫如踏青祭祀。同样是发生在春天的活动,茶话会是春风十里,我们刚好的会面。一番洽谈聊表心意,以慰相思。然而面对逝者,我们之间的交流便不能够是双向的,这已然使人悲伤万分。何况我们面对悲伤总是下意识的躲了又躲,放不下,面对不了是我们常有的态度,因而清明节是一个生者对死者的哀悼契机,唯有此时,面对逝去亲朋,声泪俱下诉说生活的不易,劝慰逝者安息。三三两两的路人,与路旁垂下柳枝心意相通式的默契着,微风细雨激起满地的腥气。 这是平常人家对待逝者和清明的态度,对待伟人也许清明是在一场大雨的冲刷下,洗尽浮尘,获得一种心态平和的瞻仰。曾听一位长者言:芸芸众所,大多数人都是沙砾,但总有一个人的隽永能在这宇宙中,在这地球上能砸出一个坑来。所谓鲸落便是这样的伟大的存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这么一群人,站着的时候顶天立地,即使倒下了也如同鲸落一般,在这尘世中留下一道精神,令世人得到持续的鼓舞。雨绵绵,泪纷纷,世人悼念情绪中,拔剑自刎项羽仿佛若隐若现在烟雨迷蒙当中。 于是,诗人墨客寻得一处,饮酒*诗,盼不到归人,就着杏花微雨,酒入愁肠,怀念生泪。在这片古老的三晋大地,气势豪迈的山西人也常携家带眷的祭祖踏青,深深浅浅的泥泞是相思的印迹,也是深深的怀恋。心诚之处放眼望去周遭的行人男男女女,大人孩童裤脚鞋子上的尘土无疑不在无言中生起一支惦念的歌。韶光易逝,盼人归,人勿能归,忘不掉,索性就永远记得便好。这不禁使我联想到我和我的失去,朋友有一句座右铭:你不了解什么是失去,唯有爱别人胜过爱自己才能体会。虽然不明白他到底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人,但失去总是相通的,我也曾为着那失去的人歇斯底里的痛苦着,但是就好像这清明时节一年一度的祭奠,往后的山高水长,不如就用自己的方式祭奠失去爱和人。失去你以后我还是笑容常伴,因为过来清明又是晴明。 纪念的方式有很多,就好像我们和我们的故事一样,各个地区都有着它的习俗,折柳求留是一种经典的方式,千百年来不知那株垂柳身上记录了多少离别的故事。微风摇曳中柳树又有多少心酸。 另饮食人之本欲,各个节日都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的饮食习俗,山西人常吃面燕,来纪念介子推,故而面燕别称介推燕。能够以这种形式被千百年后的人们记住,也算是人生的一个成就,介子推是伟大的,他所代表的文化和精神也是崇高的,在这戚戚然的氛围里,也未尝不是一种安抚慰问。 “若无法改变自己,那便适应世界”这或许是一个疯狂的言论,然而也未尝不是一种合适的方式,对于那些放不下的执念,不如交给时间,对于那些勉强不来的事实,不如交给祝福。在野地里,空旷的环境下,人们放飞风筝,把祝福送到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摇摇曳曳中散布向四面八方,于是祝福是在这样一个沉重日子里,我们宣泄情绪,表露心声的出口,既高调热烈的分送着心意,又含而不露的表明决心——新的开始定要平平安安,兢兢业业、轰轰烈烈……. 真情流露是可歌颂的情怀,愿我们在新的开始里,接纳自己,和自己和解,珍惜我们能拥有一切。清明时节盼望平平安安,蓄势待发。把一切都释然,把一切都记得,把一切留给那深不可测的来日方长。愿我们以青春为帆,以理想为海,雄赳赳,气昂昂,直挂云帆济沧海。 (赵东钦文) 稿源丨李玉娇赵东钦 编辑丨赵东钦 主编|王栋 主办|*群工作部 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gx/10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羯磨一卷出昙无德律无受戒勿阅
- 下一篇文章: 自算命不求人,白话全解奇人看相百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