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童书展人气爆棚上海籍作家组团
作为亚太地区唯一童书出版文化全产业链的国际展会平台,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11月17日落下帷幕。短短三天展期,以全球领域的最新数据、富有成效的展会成果,呈现了这一童书大展在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儿童文学原创推动和青少年阅读推广等方面的强大功能。童书展6万余种童书涵盖了目前国际童书市场的最新主流品种,其中重点产品的“新书首发”阵容成为展会一大看点。展会现场举办新书发布活动63场,场场人气爆棚。丰富优质的阅读资源,为提升青少年阅读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青少年阅读推广的“指南针”。15日上午,“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百年百部》上海籍作家阅读分享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上海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赵丽宏、沈石溪、周锐、郑春华、殷健灵等“组团”亮相现场,为大小读者把脉“经典阅读”。《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大型儿童文学经典丛书。它精选20世纪初至今百余年间的一百二十多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一百二十多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是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本次书展,长少社首次设立“百年百部馆”,集中展示这一经典阅读品牌,汇聚文字版、注音版、精装版、纪念版等产品矩阵,受到参展观众的瞩目。活动现场,张秋生、赵丽宏、沈石溪、周锐、郑春华、殷健灵带着他们被收入《百年百部》的作品《小巴掌童话》《童年河》《狼王梦》《拿苍蝇拍的红桃王子》《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纸人》,分别与在场的读者们分享了他们创作的心路历程,以及关于阅读的见解。张秋生讲到《小巴掌童话》的创作缘起。他希望创作出一些短而又短,小得像小巴掌那样,能让小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完的童话。他希望小读者能和自己一样爱读书,除了童话之外,诗歌、散文、小说等都要读,和经典的作品交朋友。因为阅读经典的作品,能让你今后的人生放射出奇异的光彩。赵丽宏坦言创作《童年河》前并未想到它会受到这么多小读者的喜爱,这是他的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他还有很多作品被收入语文课本,这些作品建立起他与小读者充分交流的桥梁。谈及经典阅读,赵丽宏说,读什么书,成什么人。他与小读者分享了阅读的窍门,那就是通过阅读一篇文章去认识一个作家,继而去阅读他的更多作品,以此来扩大阅读面。沈石溪表示,写动物小说与他年轻时的特殊经历有关。动物和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一致的,所以从动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动物小说的魅力所在。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席间,他还为读者们分享了一个关于狼的精彩故事。沈石溪说,“青少年时期的阅读,就好比人生的一瓢‘定根水’。这一瓢水下去,这一株果苗的根就会紧紧地扎在土壤里,从土壤里汲取养分水分,茁壮成长。”周锐认为,孩子天生富有想象力,作为家长和老师,不要总想着刻意去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因为孩子的想象力本不用开发,反而更需要保护。关于拓展想象力,周锐认为,阅读不失为一种极佳的方式。爱阅读的人,可以获得更多想象的空间。郑春华讲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创作灵感,是在她儿子三岁时,突然发现父亲和母亲陪伴孩子的不同,并借此深切地感受到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而父亲的这种陪伴恰恰能带给孩子一个更机智、更幽默的童年。所以小读者也可以和她一样,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要轻易放过身边的创作灵感。殷健灵讲了一次偶然机会,她与一位小读者因《纸人》结缘,并帮助她敞开心扉,摆脱青春期瓶颈,最终帮助重建母女间沟通之桥的故事。她认为,优秀的成长小说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书中的很多人生经验能够影响迷茫中的孩子,成为他们成长之路上的一盏明灯。展会期间,家长和孩子表现出旺盛阅读购买热情,其中,少儿绘本、科普、文学读物、手工以及儿童启蒙读物广受读者欢迎,一大批国内外优秀童书受到读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gx/13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影视的国际化之路央广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