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业的商业版图扩展常常来自底层技术的突破,好比手游生态和高性能芯片——如果来到和嗅觉有关的行业呢?36氪最近接触到的「气味王国」成立于年4月,他们立足于嗅觉维度,希望能够为各种气味商业应用场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嗅觉经济在逐渐起步。在商业级消费层面,许多做气味的公司一般是为商业体等大型场所提供气味调配、传播等方案,但气味王国的思路不同。创始人兼CEO黄剑炜告诉36氪,传统的香精公司为企业提供的往往是单一气味的播放,比如为特定场所调配香气,但气味王国更多的是还原一个特定场景的气味,比如公园里的桂花香、手上报纸的油墨味,又或是日化产品中各种洗发水,沐浴露等特定的味道。这些气味不仅能够帮助用户增强记忆,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品牌认知。气味王国通过总结气味的分类方式搭建气味数据库,从而实现气味的数字化、网络化传输和终端播放。气味王国自年成立至今,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在研发中,年开始商用落地。气味王国的首要落地场景是电影,其自主研发的产品包括气味电影播放器和VR气味播放器,可用于近距离、小空间内的气味切换及传播。黄剑炜表示,多种气味传播的难点在于如何处理气味混淆和控制传播的有效距离。由于气味分子的属性,如果在电影中像传统的4D电影一样在大空间中播放气味,难以实现气味的无缝切换,因为切换时残留的气味没有办法被快速消除。另外,气味源的积累也是难点。气味不像视觉图像或声响,有定量的工具用于衡量,另外储存也是难题。气味王国经过大量尝试才找到合适的高分子材料,可以较大程度保存好气味,同时也不会太过容易挥发或者相互反应。目前,公司的数据库有多种气味,涵盖了人们生活中所需的大部分日常气味,如血腥味、火锅味等等。头戴式设备X-Scent2.0在气味终端上,气味王国研发了穿戴式数字气味播放设备,现在在影院投放的X-scent2.0头戴式可以配合影院的可拆换3D眼镜使用,电影播放过程中同步播放气味,气味种类达16种。3.0版本设计成脖戴式,减轻了头上的重量,并且气味模块更小,有效气味传播距离在25公分左右,随着电影的播放,气味切换可以做到无缝衔接,不混淆。从商业模式也可以看出气味王国自身定位偏向研发——气味王国专注在硬件研发上,销售方面选择与外部渠道合作。黄剑炜表示,以电影场景为例,电影渠道方自己大批量采购机器,投放到各个影院中,电影观众可以选择在票价的基础上增加10元使用设备,气味王国负责气味料盒的补充和运维。“观众付费意愿都很强,使用过我们设备的观众一般都会愿意再次消费,因为一旦补充上嗅觉这一维度,体验真的非常不一样。”黄剑炜表示。于影院而言,这是一门增量的生意——每次10元的价格不算高,而且能够显著提高观影体验,吸引更多客流。每部电影的气味提前适配时间在1-2周左右,为了配合电影的上映周期,料盒的更换频次也控制在1-2周一次。目前,气味王国已为近百部电影配上了气味,预计到年底全国有50家影院投放气味设备,明年将扩展至家。渠道方回本周期在6个月左右。这部分业务已让气味王国进入盈利状态。嗅觉与我们的大脑紧紧相连,也左右着我们的认知和决策,因此,一旦能够在承载气味的终端上做创新,想象空间是巨大的。黄剑炜表示,除了电影外,团队目前正在拓展更多落地场景,包括零售、旅游、汽车和医疗等。“很难估算出一个准确的市场规模,但我个人觉得,和视觉、听觉有关的生意有多大市场,嗅觉的生意至少会有这些市场的五分之一。”黄剑炜说。气味王国气味播放模块以零售业务为例,气味王国的气味播放模块可以适用于各种气味的应用场景。比如以后在商场选日化产品的时候,可以不用破坏外包装就能先感受其独特的味道,判断是否为自己喜欢,再决定是否购买,从而帮助消费。又比如传统的香精公司销售人员在向客户展示气味时,通常需要携带多个样品,但有了气味播放终端+物联网,销售人员则可以通过气味王国的应用远程按成分比例播放气味。比如,一个顾客定制了玫瑰+苹果味香气,销售人员则可以通过应用调整玫瑰或苹果的配比,实现当场展示。在旅游场景,气味王国近日在杭州落地了西溪湿地气味体验馆,将气味与旅游景区结合,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景观体验。游客借助气味时光机游历西溪四季,体验各个景点,通过自助播放的2D/3D内容闻到各场景的气味。比如,当西溪湿地缓缓靠近,游客可以闻到泥土夹带青草的芳香,端午节时还可以闻到满载着端午香气的龙舟。融资方面,气味王国曾于年底获Pre-A轮融资,投后估值1.6亿人民币。团队目前有近百人,CEO黄剑炜曾任职阿里,曾创办杭州码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团队还拥有来自海内外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香精香料、高分子材料、化工、机械自动化等人才,及来自阿里巴巴、UT斯达康等机构的市场营销和管理人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gx/1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