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市阿尔茨海默病有了ldquo
阿尔茨海默病, 虽不是一种致命疾病, 但对患者、家属而言, 记忆衰退、失去自理能力的痛苦, 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一旦得病,只有无奈。 但是今天好消息来了! 阿尔茨海默病有药了! 小坊超骄傲地给大家强调一下: 新药不是进口药, 而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研发的! 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今天上市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主办的九期一全球战略发布暨第一届脑肠轴论坛上获悉,该药今天正式在国内上市。 今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九期一"作为国家I类新药上市,"用于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该药是中国科学家原创、中国企业投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也是自年以来全球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而从今天起,患者可凭医生处方,在全国各大专业药房购买到"九期一"甘露特纳胶囊,价格为每盒元。 记者下午在张杨路上的药房看到,该药已陈列上柜。药房方面介绍:虽然暂时还没有人来买,但是询问的患者已经不少。 治疗竟与肠道菌群相关"九期一",这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国处方",它到底是如何作用于病患,进而改善他们的病情的呢? 其实不同于"头痛医头"的传统靶向药物,九期一是全球首个糖类多靶抗阿尔茨海默症的创新药物。研究团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进程中伴随肠道菌群失衡,而肠道菌群丰度变化与脑内的外周免疫细胞侵润密切相关。该药物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降低两种代谢物质的积累,从而减轻脑内神经炎症,改善认知障碍。 年,由耿美玉教授领衔的研发团队从海藻中发现有效物质,并成立第一个独立实验室,踏出了向阿尔茨海默病"攻坚"的第一步。此后20多年,上千人的科研团队接续研发、探索历程,先后攻克了一系列难题。 耿美玉 九期一主要发明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 九期一整个作用机制的研究长达20年。过去的4年多间我们团队50多人,前后做了多只老鼠(仅指今年9月发表于cellresearch上的文章用到的小鼠)并且做了23批试验。 我们发现了老年痴呆发病机制不仅仅是大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更加是肠道菌群失衡导致全身系统紊乱的免疫系统的疾病,最终导致了神经的炎症,而导致了老年痴呆的发生。 元一盒月费用约元在我国,目前约有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预计到年患病人数将超过万,比加拿大的总人口还要多。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和沉重的照护负担,是当下社会不得不面对的紧迫问题。 年4月,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贾建平教授及其团队发表的《阿尔茨海默症在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疾病负担的重新评估》显示,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平均每人每年要花费13万元,其中超过67%是交通住宿费、家庭日常护理费等非直接医疗费用。 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新药,规格:mg*14粒*3板定价为元。按药品说明书所介绍的药物用量计算,月费用约元(28天)。 绿谷制药表示,接下来会与医保主管部门沟通,争取尽快进入医保,降低患者用药费用负担。此外,随着生产工艺优化,产量增加,药物成本也会随之下降,未来患者用药负担有望进一步下降。 未来10年拟投入30亿美元与九期一在中国上市同步,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12月29日宣布,未来拟投入30亿美元,支持九期一上市后真实世界研究、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绿色记忆”、扩大适应症研究和机制深入研究等。 其中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将以超过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对象,在北美、欧盟、东欧、亚太等地区的个临床中心开展12个月的双盲试验和6个月的开放试验,进一步深入验证九期一?的临床价值。绿谷表示,他们计划年完成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争取在年完成新药全球注册申报。 在今日的论坛上,九期一中国3期临床主要牵头研究者,首次系统公开解读了九期一临床研究数据与结果。九期一进入临床试验以来,先后有例中国受试者分别参加了1、2、3期临床试验研究。其中3期临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牵头组织的全国34医院开展,共完成了例受试者的服药观察。该药也是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领域全球首个长达9个月的纯安慰剂对照研究。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九期一有效率为78%,可以持续、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 对于新药的上市, 大家有哪些期待呢? 欢迎留言讨论~ 记者 张帼霞、洪焕铨 编辑 静静 推荐阅读 ↓↓↓ 点扩散! 快点告诉身边需要的人! 轻度白癜风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gx/4770.html
- 上一篇文章: 数百首中药口诀大全,你背会了吗
- 下一篇文章: 98岁国医大师,毕生用药经验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