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一部,工技百人五台山佛教音乐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兼有汉传佛教(俗称“青庙”)和藏传佛教(俗称“*庙”)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佛乐同佛教一样在此地兼容并包,佛教仪式集体化、规范化,独唱、齐唱、轮唱等多种演唱形式被应用于经文诵咏中,由于其经文诵咏和音乐演奏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五台山佛乐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中国的佛教音乐分为南、北两派,南方佛乐以委婉、清秀为特点,江南韵味十足;北方佛乐则深受古印度音乐的影响,呈一种古朴、典雅、庄重和肃穆的特点。五台山佛乐,属北方佛乐。北宋僧人延一在《广清凉传》中记载:“音乐一部,工技百人。箫笛箜篌,琵琶筝瑟。吹螺振鼓,百戏喧阗。舞袖云飞,歌梁尘起。随时供养,系日穷年。”记录了五台山佛教音乐当时的盛况,在今日佛光寺文殊殿的壁画中,有手持乐器演奏的罗汉画像,他们手中的乐器和法器有笙、笛、木鱼、引磬、小鼓、铛、铃、杵,这些古老的乐器至今还在五台山法会演奏时使用,是五台山佛乐流传的实证。 五台山佛教青庙音乐在形式上可分为经文音乐和经外音乐。经文音乐是专门用于佛事活动的音乐,由经文与佛曲相融而成,没有乐器伴奏的称“咏读”或“念高调”;有乐器伴奏、以歌赞为主的称为“梵呗”或“和念”。经外音乐是没有词、偈,仅有以乐器演奏为主的器乐曲牌。 五台山佛教音乐完善的标志,是“乐器”的应用。也是僧人们现在用以区分‘南方佛事’或是‘北方佛事’的首要标准,二者的区别就是看在法事仪式中有无乐队的参与。五台山佛教乐队的主要乐器是笙、管、笛(梅),配以鼓、铙、钹、磬、锣等。青庙乐器以笙为主,管和梅相助。乐队一般由14人组成。*庙乐器主要有:大把鼓、管子、笙、大木鱼,大号、海螺、铙钹,唢呐、海笛。以管子为主,笙梅相助。乐队一般由10人组成。 五台山的佛教音乐,不像青庙音乐那样柔和清丽,但其音乐进行的骨干音又根植于汉族音乐的五声音阶;虽继承藏传佛教音乐明朗、雄健、高亢的风格,但由于所用的汉语居多,藏地佛教音乐的神秘感又减弱了,它是不同音乐体系的融合,也是文化、信仰融合交流的结晶。 END 本文图片源自摄图网 声明: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gx/7816.html
- 上一篇文章: 老盐百西门middot倾城影院3
- 下一篇文章: 合集百部电影纪录片视频精选在线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