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瘊子疣的治疗方法
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瘊子”,是常见的传染性病*性皮肤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年人的躯干或面颈部。皮损特点为皮肤出现半球状隆起,呈腊样光泽,中心有脐窝状凹陷。 本病多因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外感风热湿*,蕴于肌肤所致。临床验证,用薏苡仁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取生薏苡仁10克,研成细粉,加白砂糖适量,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20日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1—2个疗程可愈。注:薏苡仁有利湿健脾,除湿通络,清热排脓之功效,对扁平疣、带状疱疹等其他病*性皮肤病亦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孕妇应慎服。 水瘊子或者说传染性软疣的经典治疗方法有一个专有名词--挤疣。目的是除去软疣内容物,破坏兜囊。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在无菌情况下,用小镊子或止血钳将软疣夹破,挤出其内容物,或直接拔除较小的疣体,然后涂以5%碘酊或纯液体石碳酸或33%三氯醋酸(阴囊部损害禁用碘酊),同时压迫止血。但是,此法痛苦较大,患者难以接受,尤其是儿童,损害较多者甚至不能坚持治疗。这时可不作挤疣治疗,而以口服中药汤剂为主。若发病时间较短者,当以清热解*祛风为主,药用马齿苋合剂:马齿苋60g,大青叶15g,紫草、败酱草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若患病日久者,以养血解*化瘀为主,药用治瘊汤:熟地15g,炒白芍、赤芍、丹皮、桃仁、牛膝、首乌、杜仲、赤小豆、炒白术、穿山甲各12g,生苡仁30g。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疣体处直接涂以碘酊或用中药煎汤外洗。 外洗方:木贼草、香附、板蓝根、山豆根各30g,煎浓汤擦洗。其他如苦参、蛇床子、苍术、马齿苋等燥湿解*,杀虫止痒之中药均可应用。 中药治疗传染性软疣的方法: 1.取雄*少许,兑入白酒中,涂于疣体表面。每日1次,连用5天。2.鸦胆子40克,连壳打碎,然后装瓶加入80毫升水,煮沸,取液40毫升。用时以棉签点于疣体上。3.马齿苋、蒲公英各30克,水煎洗浴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4.百部酊:百部30克,兑人75%的酒精毫升中浸泡1周后,用其液涂于疣体表面。每日2次,连用10天。5.板蓝根30克,紫草、香附各15克,桃仁9克。用法为加水0毫升,煎汤擦洗疣体。每日3次,每剂药可洗2天。一般用药3-5剂即获显效。6.马齿苋30克,苍术、蜂房、苦参、雄*各10克;水煎液待温,擦洗患处。这种方法适宜于皮损泛发有瘙痒者,或继发湿疹化者。7.板蓝根、生薏仁、马齿苋各30克,芒硝、红花各10克,水煎服。本方有清热解*抗病*的作用,对于皮损泛发者特别实用。8.红花、生半夏各30克,吴萸15克,樟脑、补骨脂、干姜各10克;用75%的酒精0毫升浸泡1周,滤渣后即可外用于患处。每日2次,连用10天。9.生薏仁40克,鸦胆子20克连壳打碎,板蓝根、木贼草、五昧子、山豆根、香附、乌梅、紫草、甘草、茵陈各10克。加入白酒没过药,密封5天,每天摇动1—2次。用时每日涂抹患处3-5次。疗效明显。10.狼*15克,白藓皮、大枫子、地肤子、蛇床子、木鳖子、白矾、防风、雄*、川椒、荆芥各10克。水煎外洗,日2次,每日1剂。一般连洗3-6天可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gx/8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鸟人
- 下一篇文章: 不想成为女儿负担老爷爷拾荒换钱被嫌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