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北比,厦门人,独立服装设计师,喜欢用独特的方式记录生活,也是这次「爱死厦门」的时光记录者。

年,大学在读,因为一个视频比赛,

她与小伙伴们记录了属于他们独家记忆中所怀念的厦门老街,于是就有了《思念太猖狂》。

年,时光沉淀得刚刚好,有阅历佐料,

六年前的小伙伴再次相聚,共同记录了一篇隐于市的儿时美味——《食念太猖狂》。

点击视频,看她记录6年前与6年后的厦门

如果因为没有WIFI无法及时收看视频

那你可以先跟着我们的文字

一起回忆一起感受有味道的老厦门

-文末有小福利送出-

食一天老城的烟火,哪有空烦忧,

食隐于市的儿时美味,做完整的我。

早安,厦门

AM7:30钟丽君满煎糕|第八菜市场内

满煎糕,儿时父辈的经典茶配,吃早茶时必定随手拧上几块。特制的面糊铺满巨型饼铛,豪气地洒满白砂糖和炒熟的花生碎,在正中对折成一个完美的半圆,仿佛把这世间的甜美都包裹其中。一口咬下去就能感受到那独一无二的弹性与内馅中香脆的花生形成鲜明的对比,口感独特,层次丰富。

AM8:00浮屿面线糊|厦禾路号

最接近厦门古早味的面线糊味道。大肠、鸭血、豆腐是必选项,胡椒粉增色。把油条浸入,吸满汤汁儿,吃的是一口满足和欣喜。

AM8:45劳松扁食|厦禾路号

清早送来的新鲜猪肉做成的扁食肉馅,老板亲自调味,搅拌的时间与力度是经年累月下的总结。新鲜出炉的扁食味道鲜美爽口,口感柔韧香脆;扁食汤则由猪大腿骨熬出,香浓与清淡兼得。小时候,家人总带我来这里吃。一口燕皮扁食,一口拌面,不想那么快去上学时就耍赖慢慢的吃,现在想来可能这就是与家人最值得怀念的也最值得浪费的清晨时光。

这里有最市井,最后的八市;

这里,茶是日常,馅饼是日常,沙茶面也是日常;

水开了,花也开了,让这座城市充满芬芳。

AM10:00吉治百货|开元路号

吉治百货是阿吉仔的品牌体验旗舰店,这里大概是老城片区里唯一一个可以落脚喝喝咖啡,休息一下午的地方了。吉治依旧传承了老店零添加的品牌理念,老味道裹上新包装,成为厦门美貌与美味共存的伴手礼。整栋楼一共5层楼,虽然只有小小多平方,但处处都是惊喜,尤其是那满地能勾起一城回忆的花砖!

儿时,父辈们点一壶茶,边聊天,边分饼。我盯着那手起刀落,急不可耐地捏一块塞进嘴里,味道半甜半咸。茶桌上,年幼的我,也得到了同等的礼遇。端着一杯冒着氤氲水汽又清香的铁观音,假装喝得懂这里头的“功夫”,长大后,懂得吃茶了,却少了身边那些人的絮叨。但现在在这里,散发着木头香味的座椅,小猫在桌上舒展四肢,还有二十年不变的馅餅熟悉的味道。窗外隐约传来闹市的喧嚣声,俯瞰八市,体会每一种细微变化中的感动。爱这里,因为这里有百分百的厦门,我记忆里的厦门。

AM12:00小笼汤包店|横竹路35号

横竹路上三代人经营的无名小笼包店,店内只卖小笼包和猪心汤,小笼包手工包制,猪心也都是新鲜炖煮,味道原汁原味。啜一口小笼汤包汁儿,猪心汤下肚,暖意从胃里开始蔓延。

PM12:25友生风味小吃|开元路八市口

“友生”可以说是这老城区古早味“傲娇”的代表,隐藏在八市路口的小小摊位,几个小桌矮凳,主营沙茶面、猪脚面、清汤面、卤面(厦门特有的红卤)。当大肠、鸭血和豆腐,遇上浓郁的沙茶酱,就是是厦门人的最爱。

PM13:00阿吉仔|大元路37号

阿吉仔是厦门老字号,以马蹄酥和素馅饼、椰子饼最为出名,那些年阿公阿嬷在八市内买完菜,要在阿吉仔排队买上几盒馅饼回家去,作为佐茶小点。要是遇上初一十五,队伍就从大元路排到了开元路。直到如今,路过这里,带上一盒馅饼,已经是深入骨髓的习惯。

PM13:15赖厝埕扁食店|大元路8号

赖厝埕扁食就是以前老厦门嘴中的扁食嫂,主打拌面和虾仁扁食。最让人难以忘怀的除了特制的酱料和饱满的虾仁馅之外,还有骨汤里的冬菜哟!

一路,停不下来的甜,

一路,停不下来的热情澎湃,

让心开怀,让老城散发精彩。

PM14:30陈佳甜品|镇邦路65号

燥热的天气,美食征程需要一碗椰汁西米露,清凉消暑。初中爱长青春痘的那段时期,朋友都是逼着我喝下这里的24味苦茶。而我却最爱这里的西多士与火腿炒饭。

PM15:15蘭厝coff|天一楼巷21号内院

蘭厝coff隐藏在红色砖墙、八卦楼亭、琉璃瓶护栏、西洋花式窗楹、半圆式中西合璧式建筑的天一楼庆让堂的中庭里。这个中庭有着许多儿时玩耍的记忆,因为蘭厝coff的存在,增添了别样的滋味。点上店内招牌舒芙蕾、木糠杯,还有钟爱的牛奶鸡蛋布丁,香甜的滋味与这悠闲缓慢的时光,甚是相配。

PM16:00曹记腱子肉|思明西路路口

下班路过,总会和阿姨聊上几句。热情的问候,搭配每日新鲜腌制的里脊肉串、炸鸡翅、炸鸡腿,一扫上一整天班的疲惫,所以下班的路上总会吃上几串。

16:30*金豆腐袋|局口街十六间巷5号

原本在角滨路口的*金豆腐袋后来在局口街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豆腐袋里边裹着鲜嫩的黑椒味里脊肉,饱含浓香四溢的蒜蓉汁,外面撒了腌*瓜和酸萝卜,再一次品味,更怀念曾经给你带豆腐袋的那个人。

PM18:45古未四物面线|曾姑娘巷53号

每逢秋补、冬至家里总会煮上四物番鸭面线,儿时的美味真让人怀念。大同路曾姑娘巷巷口这家四物番鸭汤面线,浓浓的古早药膳香味特别适合在寒冬时吃上一碗。洒上几滴固本药酒,绝对是美味滋补。除了适合寒冬食用的四物面线,这里的赤豆薏仁汤,莲子百合汤也是夏季最佳选择。料足味浓,总让人想起母亲的手艺,那些毫不计较的付出,心心念念的牵挂。无论离家多远,熟悉的味道总让人想起家乡,想起记忆里的老厦门。

PM22:00思北花生汤|思明北路近大同路

深夜出没的“幽灵摊位”,摆摊的阿嬷不仅热情,也有好手艺。冲蛋花生汤,炸虾饼,韭菜盒,花生炸枣,油条皆是深夜一族首选的美味。记忆中,三两好友相聚,无论多晚都会来这里喝上一碗冲蛋花生汤。夜深,心却暖。

为什么美食要在当地品尝?

因为大街小巷在岁月沉淀中,赋予当地美食独一无二的味道。

开元路这条不足千米的老街,是厦门的第一条近代化马路,她以骑楼的姿态走过百年时光,绝大多数的美食隐匿于此;

大同路是以孙中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治理想命名,亦是厦门老城区的知名道路之一;

镇邦路年建成,取安邦定国之义,商铺林立的市井模样正是老厦门的体现;

局口街因旧时设有铳药局而得名,现今被辟为“女人街”,是市区热闹的风情小街之一;

思明东、西、南、北四路的由来,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息息相关。明末清初,郑成功设立地方*区思明州,意即“思念明朝”之意。而现如今,思明四路已成为历史与现代完美相融的市中心,真真正正代表着当今的厦门。

以时光为佐料,从开元路,大同路,镇邦路,局口街到思明北路,都是我迷恋的厦门味道。

思念太猖狂,记录我所思念的厦门老街

食念太猖狂,记录我所思念的厦门味道

因为,爱死厦门,所以我们回来了

因为,爱死厦门,一切未完待续??

潘北比,独立服装设计师、柒弄独立制衣主理人,现居厦门,「爱死厦门」的时光记录者。

如果你想知道厦门更多的秘密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gx/9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