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德德明教育
飞虎队去年11月,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在初中部选拔了64名学生进入国际部学习。他们通过了严格的选拔,每人每年获得约7万元的奖学金。经过若干年的学习,他们将向全球前名的顶尖学府进*。广东顺德德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业将这64名学生称为“飞虎队”。“飞虎队”在国际部学习已经天了!天前,他们还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但是他们和父母一起,做了一个足以改变他们人生道路的决定:加入国际部,立志考入向全球前名的顶尖学府。毕加索班第一天上课他们从初中部转到国际部已经天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发生了什么样变化?他们遇到了什么惊喜和困惑?他们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英语表达突飞猛进奥斯汀班课堂在英语课上,国际部毕加索班的李飞扬同学用英语讲了一个有关音乐的小故事。故事是他自己写的,虽然有点小瑕疵,但讲得还算完整流畅,老师当场给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李飞扬说:“在进入国际部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能自己写英文故事,并且当众讲出来。”李飞扬同学在校园开放日上演讲班主任吴琼老师认为,“飞虎队”的英语表达能力有了切实的提高。“他们本来的英语成绩就不错,但是缺乏表达的机会。这天来天天接触英语教材和外教,使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突飞猛进。”李奥纳多班课堂李飞扬非常喜欢国际部的学习英语的方式。“在国际部学英语,我最大的收获是不怕被嘲笑。”从前讲英语,他会在心里一遍遍地打腹稿,直到对自己的句子有信心时才说出来,但很明显,这是不利于交流的。“国际部的老师总是鼓励我们开口讲英语,并且在课堂上有很多开口练习的机会!”剑桥IGCSE全英文教材国际部采用的是全英教材,老师上课也是使用英语。无论什么学科,国际部的老师都鼓励学生用英语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英语任课老师林嘉豪说:“我们认为,口才是必备的社会生存技能。在教学中,我们着重加强培养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我们希望他们敢于并善于在群体前发言,做公开演讲。”从“学”知识到“找”知识国际部学习并不会更轻松寒假里,数学老师覃燕秋布置了一个“项目”:一个农民要建牧场,怎样搭篱笆才能使牧场的面积最大化?这样的一个项目,覃老师只给出了一些数值,至于求解的路径和方式,都要学生自己去找。进入国际部后,类似的“项目”很多。各学科的老师都会抛出一个项目,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去找解决的办法。项目的最后呈现方式也很多,有的做成小册子,有的要学生上讲台演示,还有的甚至要做成成品!“答案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注重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覃燕秋老师说。学生设计的教室装饰很多同学对这种学习方式一开始是不适应的,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李陈忻同学说:“老师教我上网查找资料,然后教我怎样利用这些资料。”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拓宽了眼界,学会了筛选并整合信息,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自己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副校长郑宏伟表示,这种学习方式在国外很普遍,国际部的学生要尽早适应这种学习方式。他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的教育是老师给予知识和信息,但我们希望同学们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老师会一直在你身边,但不会永远在。你应该学会howtolearn(怎么学)。”独立思考,敢于说“不”国际课程非常看重批判性思维国际部的老师来自世界各地,但他们的教学都是基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这一共识上。郑宏伟说:“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并且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李奥纳多班的绘画课打开国际部的课程表,你会发现,除了常见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历史、地理课外,还有生命科学、英国文学、艺术、哲学、物理科学等课程。郑宏伟说:“这种课程设置有利于让同学们接触到不同学科,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自己擅长做什么。”在课堂上发言在国际部学习的这天,朱雨航同学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我很喜欢生物这门学科,但我想将来做一个作家。”李飞扬同学对哲学产生了兴趣:“Dr.Oja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哲学老师。他教我们要形成批判性思维看待事物,对不同的观点提出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毕加索班的一堂数学课在课堂上,“飞虎队”的表现是非常活跃的。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同时也敢于对老师说“不”。林嘉豪老师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当他们说no时,我会停下来,切换成‘讨论模式’。我不要求学生一定要认同我的观点,但我们会求同存异,找到解决方式。”要更上一层楼,英语还是难关有时还是需要电子词典查术语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同学们认为最大的困难还是英语。尤其是在上数学、物理等课时,同学们很难用英语表达专业名词、术语或更深层次的思想。郑宏伟认为,学生从中文环境到了全英环境,遇到这样的困难是很正常的。对此,国际部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同学们。比如,对一些难懂的课程,国际部会安排两个老师进课室,一个是外籍教师,另一个是懂中文的老师,在课堂上及时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国际部还加强了课外辅导,尤其是英语语言上的辅导。英文虽难,但双语将是他们未来的优势为帮助“飞虎队”尽快适应国际化教育,国际部还组织高年级的同学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和技巧。同时,一些学科还通过减轻学习任务,放慢进度来激发同学们学习信心。副校长郑宏伟支招:用长远的目光审视自己所学的东西德胜学校副校长郑宏伟记者:您认为国际化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郑宏伟:提供多元化的平台,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所擅长且感兴趣的东西。记者:“飞虎队”是优中之优的学生,国际部有什么法宝让他们更加优秀?郑宏伟:中国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文化的理解力是很强的,但是缺乏国际化的视野。我们要培养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即具有与国际文化对接、交流、沟通的能力,具有相应的创新、务实能力,能够不断吸收新思维、新观点等。同时,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要让他们更加自信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记者:国际部的课程很多,也很新颖,有一些国内中学教育没有的学科,如生命科学、文学、艺术、哲学、商业等,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郑宏伟:我们认为,在一个人的发展中,除了拥有知识外,软实力更重要。软实力来源于哪里?就是来源于这些“不实用”的学科。这种课程设置有利于让同学们接触到不同学科,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自己擅长做什么。我们要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不同的科目,告诉他们,这个世界是多样多元的,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和天赋。记者:“飞虎队”的孩子说进入国际部后作业量少了,这是让他们最开心的。您怎么看?郑宏伟:这从另一方面说明,学生是快乐。起码,作业对他们而言不是一堆麻烦。(笑)其实作业量不是少了,而是集中在某个项目或任务里了。国际部的老师给的都是大作业。一项作业往往会涵盖很多的知识点,有时候甚至是跨学科的知识。学生完成这个大作业所用的时间精力会更多,当然,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消化它。看上去作业量少了,实际上是涉及的知识面更广,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记者:国际部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郑宏伟:作为学生,独立思考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他们日后发展的必备素质。国际部都是小班级。这意味着跟老师和同学的互动更多了。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小组互动活动。老师不会直接告诉同学们某个知识点,而是先抛出一些相关问题,让他们小组讨论,进行思想碰撞,找到解决的方法。然后在班上公开展示小组讨论成果,这又是一次思想碰撞。最后才由老师总结。我们设计的问题都是开放性的,答案不唯一。我们看重的不是答案,而是寻找答案的过程。记者:给“飞虎队”同学一些建议吧。郑宏伟:学习不是只争朝夕,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一时的得失不代表最终的结果。我建议同学们要用积极地态度面对困难,不要急,要有耐心。我们要从长远的目光审视自己所学的东西。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明教育新闻中心采写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提示:看过文章,有任何想法、评价、建议,都可以点击右下角“写留言”,与我们互动。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zl/2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