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百部经典导读第二期诗经
上期我们讲述了《周易》的奥妙,那么这期我们来看看《诗经》的魅力。 中国向有“诗的国度”的美称,而《诗经》便是这诗国之诗的伟大源头。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一部文学作品而能由《诗》入“经”,并曾长期位居儒家五经之首,成为古国精神文明的重要代表,这种现象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独特的。 诗经那些事 推荐语 《诗经》作为五经之首,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高峰,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底,它不仅以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向后人展示了上古时期的周民众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程度,而更重要的是,它传递给读者正直、真诚、朴实的人性,同时带领读者回归自然、回归纯真、回归人性。 方策精粹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5、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雅·抑》 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国风·周南·关雎》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1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名人评价 安意如:“一棵树上不可能只结甜而大的果子,也有干瘪酸涩的,因此无论喜悦或悲哀都要学会顺然承受。《诗经》传达的本就该是这样发自心田的喜悦或是悲伤。” 梁启超:“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鲁迅:“根据《风》,《雅》,《颂》三部分的实际内容,认为《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选”,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 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的专论《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的风俗民情》明确说明《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20世纪中期俄国费德林院士也称:“《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独具一格的百科全书。” 经典书评 在我眼里,诗经可谓是千年以来“最自由的经典”。这样的自由性,体现在精绝的文字中,来源于先民不矫饰不刻意的风度,与百家争鸣逐渐解放的思想背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在处于历史潮流之峰的当代,诗经的自由性,对于现实社会更多了求真务实的警示意义。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而赋、比、兴的意义,最本质之处就在于“自然”和“随意”。我想,这段真诚洗练的天然仪态,便是诗经最大的宝藏了罢。 《诗经》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代表性典籍,西方汉学家评价《诗经》与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鼎足而立,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难以估量的伟大价值。 我之所以因诗经欢喜,被诗经折服,却不是因为这本诗集承载了千年的赞誉,不是因为后人冠其六经之首千载膜拜传扬,只是因为——它自成一段天然的风流态度。 作为中国上古文化的渊薮,《诗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然而在我眼中,这只是一本“诗经”——咏歌为诗,传扬为经。 我爱她的自由,爱这头置簪花,一路走来一路盛开的感动。哪怕途径雨雪,感动频频遗漏。 求真,务实;求美,自由。这样干净而纯粹的心情,便是文学同道们最爱的共鸣了吧。 作者:王映雪 来源:知乎 《诗经》对所有华人的影响是千年累月的潜移默化,我们甚至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被它一点一滴地渗透了。 首先,它值得一再品味,我国经历数次改朝换代,时至今日,《诗经》仍然是国人的必读书目之一,可见其文化底蕴之深厚,文学地位之不可撼动。《诗经》中的很多作品,是直白且真诚的,没有过多藻饰与掩藏,作者的情绪直观可见,爱兮恨兮,福兮祸兮,璎珞就是璎珞,珠玉就是珠玉,你不是我人间的四月天,你是我的寤寐思服的伊人。读它,会觉得爽利与欢畅,口语式的直抒胸臆把千百年前的古人拉到自己身前,握手交谈。 其次,赋比兴的高超运用。“取象曰比,取义曰兴,义即象下之意”,再以“赋”铺陈,于是有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如《关雎》、《蒹葭》、《淇奥》等。且《诗经》中常以地名、动植物起兴作比,对我国古代地形、生物学、民俗风情等的研究也提供了不少珍贵资料。如《溱洧》就借上巳节临河祓禊的风俗传神地再现了一群青年男女趁此机会相聚相乐,互表衷情的热闹场面。 再者,对国人的思想感情有巨大的影响。以我本人举例,平时偶尔写诗,不自觉就会靠近《诗经》的风格,简单大方,寻觅着那根文学的金线。有时面对风景,心思深沉时,竟也会情不自禁脱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作者:少女大统领 来源:知乎 READ I.2/ 逸夫二层北文科 西馆五层 西馆九层样本书库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zl/2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部舞蹈视频供您观赏
- 下一篇文章: 百部精品课件展播千年下灌古村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