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论坛易俗明星耀百年十六介
(56)秦腔旦角:侯崇华侯崇华(-)秦腔旦角演员、导演。长安人,十多岁入易俗社学艺,共武旦、青衣。坐科期间即崭露头角,与陆三民、范玉华合称“小三元”(大三元为王天民、王文华、杨实易)。出科后留社演戏,年参*,年随*入疆。先后在猛进秦剧团担任业务研究室副主任、导演、演员。侯崇华先生后期主要以导演工作为主,一生导演剧目几十部,尤以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见长。导演的主要剧目有《软玉屏》、《美人换马》、《白蛇传》、《嫦娥奔月》、《姑娘心里不平静》、《*的女儿》、《风雪梅》等,其中《风雪梅》曾获自治区多项奖。他是将易俗社秦腔带到新疆,并能发扬光大的代表。(57)秦腔著名武生:杨实易杨实易,秦腔刀马旦、花旦、武生演员,秦腔教练。长安韦兆人,9岁时经易俗社冯居易(武生演员)先生介绍,到易俗社第七期学生班学艺。由著名武生呼延鑫先生开蒙,排演了《姬家山》(饰纪鸾英)《破宁国》(饰朱亮祖的女儿)《快活林》(饰蒋门神的妻子)等武旦戏,11岁时即在西安梨园界崭露头角。年以后,孙仁玉、高培支诸先生见杨实易表演细致、身段优美、嗓音嘹亮、做戏认真,便让陈雨农、*甘亭二先生给他排演《平安春》《红娘子》《当头棒》《玉虎坠》《打金枝》《望春楼》《女诸葛》《新诗媒》等花旦戏,演出后极受观众欢迎。相继又演出了《大婚姻谈》《庐山奇遇》《宫锦袍》等本戏。年元月,西安《新秦日报》举办《菊部春秋》,在“秦腔青衫榜”上,杨实易先生名列第六。当时因他声带出了点问题,观众叹息曰:“美人姿首,合是倾城,风华倜傥,顾盼娇生,若非珠喉失润,定擢以前茅。”年随社赴北平演出,演出回来以后,嗓音状况更差,因有演武旦的基础,于是正式改习武生。杨实易先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排演了《连营寨》、《阳平关》、《铁公鸡》、《三岔口》、《一箭仇》、《花蝴蝶》等二十余出武生戏,为秦腔武戏增色不少。年以后,他逐渐转入幕后,社里认为他在武旦、花旦、武生等各个行当中有二十余年的的演出积累,决定让他开始当教练,教学生练功、排戏。抗战爆发以后,西安烽火连天,杨实易先生为避战火,应甘肃平凉平乐社社长高希中先生(易俗社第四期学员,著名须生)之邀,到该社当教练,在此期间排导了《武王革命》《抗战五部曲》《美人换马》《三知己》等数十出戏。年冬,经刘易平先生介绍到陕西高陵化民社当教练,年后又到过几个剧社任教。年十月,易俗社招收了第十四期学员,当时社里缺少教练,宋上华先生便推荐杨实易先生返社任教,他和田少易、鲁义民等为十四期学生最早的教练,随后刘毓中、李可易、王天民、凌光民等先生先后返社,形成了强大的教练队伍,杨实易先生为教练组组长。在他们的努力下,终于造就了十四期一大批优秀学员。杨先生为14期学员所排剧目:为张咏华排过《花木兰》;为全巧民排过《慈云庵》;为刘棣华排过《祭江》;为惠焜华排过《别窑》;为曹玉华排过《平安春》;为任慧中排过《岳家庄》、《白水滩》;为薛庆华排过《两将*》《杀四门》;为李箴民排过《红娘子》《花木兰》《十三妹》《捡柴》《青梅传》等。杨实易(58)秦腔著名须生:姜能易姜能易,秦腔须生演员。陕西长安人,年生,易俗社第十一期学员,先由郑香亭教演小生戏,后受高天喜、田畴易、张秀民、李可易、杨觉民、刘毓中等名家教诲,专工须生。出科后,往河南巩县劲整剧团搭班,以演《辕门斩子》享名。两年后重返易俗社,为40年代后期易俗社须生台柱。年,姜能易先生调甘肃省玉门油矿秦剧团并任副团长,后至酒泉地区秦剧团。他常演剧目有《大报仇》《将相和》《游龟山》《斩马谡》《盗宗卷》《盗虎符》《鱼腹山》等,编演的新戏有《红灯记》《三世仇》《祁连风雨》等。他从艺数十年,为边陲地区秦腔事业献出了毕生心血。姜能易和孙省国演出《将相和》剧照注:以上内容来自陇上一痴的博客待续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zl/2914.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湖小偏方得荨麻疹的快看,反馈效果
- 下一篇文章: 药通快讯虎杖菝葜元胡三棱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