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权云帆

单位: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医学检验综合实验室

蠕形螨(demodicidmite)俗称螨虫,又称毛囊虫,是一类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的毛囊、皮脂腺的永久性寄生螨类,可引起皮炎、痤疮、眼睑缘炎等。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两种,分别为毛囊蠕形螨(Demodexfolliculorum)和皮脂蠕形螨(Demodexbrevis),为蠕形螨病的病原体。人体蠕形螨呈世界性分布,国外报告人群感染率为27%~%,国内人群感染率一般在20%以上,最高可达97.86%。感染以毛囊蠕形螨多见,皮脂蠕形螨次之,部分患者存在双重感染。感染者年龄上至90多岁老人下至几个月的婴儿均有。

检查方法:可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或挤刮涂片法检查蠕形螨。

透明胶纸粘贴法:临睡前用热水洗脸或者洗热水澡,将市售普通透明胶剪成与玻片等长或略长的条带粘贴于额头、鼻、鼻翼、两颊及下巴等部位,至次晨取下,粘贴于载玻片上镜检。

挤刮涂片法:采用痤疮针刮取或者用拇指挤压鼻翼两侧使皮脂溢出,将刮取物或挤出物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甘油,加盖玻片镜检。

在《人体寄生虫学》和《人体寄生虫学检验技术》实验课上同学们采用上述两种方法采集到了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

大家也可以采用这两种方法来跟着我们一起检查检查你有没有感染蠕形螨哦,方法很简单,一张载玻片,一卷透明胶或者是一只痤疮针,一瓶甘油就可以了哦,再借助普通显微镜就可以观察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图1-4为实验课现场用手机对准显微镜目镜拍摄图片;图5-8是采用封片剂封片后使用数码显微镜KoPaWiFiEDU软件系统拍摄。

图1.毛囊蠕形螨(×40)

图2.毛囊蠕形螨(×)

图3.毛囊蠕形螨(×)

图4.被“封印”在透明胶带上的毛囊蠕形螨(×)

图5.毛囊蠕形螨(×)

图6.毛囊蠕形螨(×)

图7.皮脂蠕形螨(×)

图8.皮脂蠕形螨(×)

人体蠕形螨可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传播。目前尚缺理想的药物。外用药物有一定疗效。常用的外用药物有:5%~10%硫磺软膏、1%~2%甲硝唑乳膏、20%苯甲酸苄酯乳剂、复方百部酊、新肤螨灵软膏等药物。若辅以口服维生素B6或复合维生素B、甲硝唑或奥硝唑等,或使用洗涤化妆品如硫磺皂、硫磺乳等使用效果更理想。

参考文献

[1]卢致民,李凤铭.临床寄生虫学检验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诸欣平,苏川.人体寄生虫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zl/8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