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脐疗的缘起

春秋、战国时代《五十二病方》,这本书中即有肚脐填药之记载,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也记载了脐疗法。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寿的《外台秘要》、宋代《太平圣惠方》、明朝龚廷贤的《万病回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均有记载,至吴尚先的《理论骈文》描述当时治疗*疸的方法,是把百部的根,放在脐上,用酒和糯米饭盖之,至口中有酒气为度;又用干姜、白芥子敷脐,以口辣去之。由此可知,由脐所入的酒,及辛辣之气味皆可藉由皮肤吸收,而循经口中。

经脐给药四大优点

(1)经脐给药系统不经胃肠道吸收,可避免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减少用药的副作用

(2)维持恒定有效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副反应。

(3)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治疗效能,延长作用时间,避免多剂量给药,使大多数病人易于接受。

(4)使用方便,患者可以自主用药,也可以随时撤销用药。

加盟采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zz/1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