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凯里市碧波镇冬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日,走进凯里市碧波镇,村村寨寨产业发展热火朝天,群众干劲足,碧波漾起乡村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在朝阳村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当地群众对土地进行旋耕、开沟、作畦,为羊肚菌种植作准备。“在基地里干活的都是朝阳村的村民,现在我们每天的用工量在70—80人左右,结合他们自身的情况安排相应的工作,基本报酬在80—90元每天。”基地负责人李文志介绍。今年,该镇积极引进食用菌种植生产企业,采取村党组织+企业+农户的方式,在全镇发展食用菌种植余亩。羊肚菌是一种低温型食用菌,适合温度较低的地区和季节种植,在冬季土地闲置的时间,租用村民的土地发展羊肚菌种植,既避免了土地闲置,让群众获得租金收入的同时,在基地务工的群众还能获得劳务收入,实现家门口就业。凯里市碧波镇坚持摸清“家底”,结合各村实际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在距离朝阳村20公里左右的王义村,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肥沃疏松,平均海拔米,该村已发展有蓝莓种植、茶叶产业等项目。当前,正是太子参种植的时节,碧波镇在王义、白秧坪等村流转余亩土地,发展太子参种植。“太子参是名贵的中药材,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好。”基地负责人王玉清对太子参来年的收成信心满满,“大家都有了种植经验,加上我们有技术指导,预计亩产能在1斤以上。”太子参从种植到采收需要8个月的时间,种、管、收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工。除了土地租金,当地村民在基地务工,就能获得不错的收入,太子参种植带动该村劳动力余人就近就业。凯里市碧波镇特色产业竞相发展。在柿花村余亩中药材育苗基地里,村民李明菊和其他村民正忙着给中草药百部进行管护。年该镇引进贵州金川实业有限公司,建成了以中药材种子种苗选育及繁育中心、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基地、中药材加工与中药饮片GMP生产车间及药品经营GSP等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体系。柿花村村民李明菊家的地几年前通过流转获取租金,现在她就在中药材育苗基地务工,从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我在这里务工有三年了,在这里务工一天得80元的收入,不用出远门就能有收入。”李明菊说道。碧波镇是凯里市农业产业大镇和粮食主产区,进入秋冬时节以来,该镇多举措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开展秋冬种,引导群众种植冬油菜。先后投入资金20余万元、机械15台,帮助群众翻犁土地余亩,发放油菜种子斤、油菜苗10万余株,完成油菜种植余亩,完成秋冬季蔬菜种植余亩、其他粮食种植余亩,以及绿肥、牧草4余亩,有效夯实丰收基础。“碧波镇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突破口,稳步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动力。”碧波镇党委书记龙小燕说道。目前,凯里市碧波镇大力发展蓝莓、茶叶、优质烤烟、蔬菜等现代农业产业,全镇已建成蓝莓种植基地余亩、在建蓝莓基地亩,培育蓝莓种植主体30余户、蓝莓精深加工企业1家;茶叶种植余亩,建成标准化茶叶加工厂1个,培育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2家;发展优质烤烟0余亩;全年蔬菜产量达余吨。冬日的碧波,特色产业发展正热火朝天,乡村振兴正扎实推进。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闵捷戴正国编辑欧阳章杰二审钱仕豪三审熊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zz/15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桂平发展中药材脱贫有良方广西日报
- 下一篇文章: 五彩飞扬中药联读古广祥本草医人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