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种植技术分析
白癜风的影响 https://m.39.net/pf/a_4359087.html 如果简单跟大家说中药百部的话,肯定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一提起它的俗称婆妇草或者药虱药大家就知道是啥了,农村地区生活过的小伙伴比较常见。由于百部具有润肺止咳、杀虫止痒等功效,近几年开始有人种植它来赚钱。那么百部怎么种植呢? 百部株高30~60厘米。块根肉质,乳白色,纺锤形,数个至数十个簇生。茎直立,不分枝,表面有纵纹。叶3~4片轮生,卵形或近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窄或成短柄或近无柄;叶脉5条,其中间3条特别明显,弧形。花小,腋生,多数出自茎下部鳞状叶腋间,有细长花梗,淡绿色;蒴果广卵形,暗褐色,种子数个,暗萦色。花期4~5月,果期5~9月。喜荫蔽和湿润的环境。怕寒、怕旱。块根人土较深,要求土层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夹砂土。土壤瘠薄、黏重,百部块根生长不良。 一、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百部块根多分布于30厘米的深土层中,因此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秋季,于前作收获后,深翻30~33厘米,整细整平。栽前每平方米施入堆肥或土杂肥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草木灰1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耙细整平,做宽厘米的高畦,畦沟宽4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 2.繁殖方法:采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先育苗后移栽。 ①采种与种子处理三年生百部才能开花结果。于7~9月当茎叶枯*、蒴果变为*褐色、种子近暗紫色时,即可采集,果实采后置通风干燥处晾干数日,待果壳开裂后种子自行脱出。然后,收集种子,筛去杂质,晒干贮藏备用。 ②播种、育苗南方宜秋播,北方宜春播。春播于3月上旬至4月初进行。在整好的苗床畦面上,按行距25厘米开横沟条播,沟深7~9厘米,然后,均匀地将种子撒入沟内。播后浇施腐熟人粪尿,再覆盖细土,厚约1厘米,上盖草保湿。齐苗后,揭去盖草。6月进行第1次松土、间苗,并结合追肥1次,每平方米施稀薄腐熟人畜粪尿千克。培育1年,于当年秋季即可移栽。秋季于9~10月进行,方法同春播,第二年春季出苗,当年秋后移栽。 (2)分株繁殖:每年收获时,剪下大块根供药用,将小块根按上部根芽多少,分割成数株,每株留壮芽1~2个,并带有小块根2~3个。栽时,按行株距25厘米x25厘米挖穴,每穴栽1株,使根芽向上,垂直栽下。秋栽后于翌年2月下旬出苗,以后按常规加强田间管理,当年秋、冬季即可移栽大田。 3.移栽:于秋、冬季或第2年早春未萌芽前进行。分株苗至少要有3个以上块根,移栽才能成活。栽植密度:按行株距40厘米×30厘米挖穴,穴深15厘米左右,穴底平整,每穴栽苗1株。栽时将小块根平铺于穴底,向四周散开,然后覆土稍镇压,浇1次透水,最后覆土耧平畦面。 二、栽培管理 1.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追肥:4月齐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结合追肥,每平方米施人畜粪水千克;第2次于6月花果期,中耕、除草后,每平方米施人畜粪水千克;第3次于7~8月中耕、除草,不再追肥;第4次于冬季倒苗后,每平方米用土杂肥千克与过磷酸钙50千克混合拌匀后,撤施于土面,在中耕除草后,将肥料压人土中,并结合培土,以利百部安全越冬。同时还要清理和疏通排水沟,防止积水烂根。 (2)设立支柱:直立百部苗小株高,于株旁设立支柱,以防倒伏;蔓生百部为草质藤本,当株高15厘米时,于株旁立1细竹竿,牵引藤蔓攀缘生长,使株间通风透光,生长发育良好,有利于增产。 2.病虫害防治 (1)蜗牛:5~6月多雨时发生,为害幼苗。防治方法:于每天清晨在田间撒生石灰或茶籽饼粉防治。 (2)红蜘蛛:7~8月发生,密集于叶背部或嫩茎上,吸取汁液,使叶片枯萎,严重时使幼苗全部枯死。防治方法:用0.2度波美石硫合剂或20%三氯杀螨砜倍液喷杀。 三、采收与加工 1.采收:一般于块根栽后2~3年采收。每年于秋、冬季倒苗后至早春萌芽前均可进行挖取。 2.加工:挖取块根后,洗净,剪去细根,投入沸水中烫至无白心时,立即捞出,晒干或炕干后即成商品。以身干、条粗壮、质坚实者为佳。一般每平方米产鲜品千克,折干率15%左右。 梅山药材 以上就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百部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i,亲~~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的还不错,麻烦点一下最下面的小手,给个赞吧!再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让大家都能看到。小编们感谢您的传播分享! 联系我们禄丰县梅山中药材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专业从事白芨、*精、重楼,天门冬等名贵中药材的良种选育、规范种植、技术服务、集中销售的现代一体化公司;公司长期供应白及*精重楼天门冬等名贵中药材种苗,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 云南白及*精重楼天门冬等名贵药材种植技术咨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zz/5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阴雨绵绵,久咳不愈百部煎蜂蜜治咳嗽靠谱吗
- 下一篇文章: 个拟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