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我怀孕了,请你家关WiFi
文 老康 来源 *启团(ID:nlpteam) 面对我们内心的恐惧,你会如何做?是要求别人改变,还是我们自己先做一些调整? “家有孕妇,请你把网络关掉” 最近看到一个消息,山东某地的一个女孩下班回家时,不经意看到门上赫然贴了一张纸,上边写着: “因为家里有孕妇,请大家在睡觉和上班的时候把家里的WiFi关掉!” 据周边的邻居反应,这户人家把自家上下左右邻居的房门,都粘了个遍,生怕别人的WiFi信号,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 邻居家的小孩看到后说,晚上我爸爸需要工作,“叔叔要不你们搬家吧”。 更早前,广西一位女子,也因身孕怕辐射,威胁隔壁邻居关网络,不然就砸他楼下的车。 邻居没放心上,结果一怒之下真把人车砸了。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过多指责这两位准妈妈。很多人在孕期吃不好、睡不香,加上激素水平的变化,很容易草木皆兵。 早有专家解释:WiFi的功率并不大,产生的辐射比手机要小很多,担心WiFi辐射伤害身体纯属杞人忧天。 只是从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准妈妈们对辐射的恐惧。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面对我们内心的恐惧,是要求别人改变,还是我们自己先做一些调整?怎么调整? 你究竟在恐惧什么? 恐惧是一件好事吗? 当然了,心理学家*启团先生曾经这样描述恐惧: “我们看到蛇,会恐惧,会害怕,于是会躲开,这样才能确保生命不受威胁。比如我们看到爆炸,会恐惧,于是会逃离,如此才能保障我们生存的机会。”“焦虑也是一种恐惧,对未来的恐惧。” 只是当我们恐惧时,我们究竟在恐惧什么? 不确定性。 不确定结果是好是坏,不确定旁边的狗是否会咬我一口,不确定医生的诊断结果到底是好是坏。 “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比“知道坏的结果”,还要可怕。 克服恐惧,就是要摆脱不确定。 于是我们找人算命算姻缘、拜财神拜关公。 像前文的准妈妈,让丈夫四处贴纸条关WiFi,本质上不过是减少一点不确定——WiFi信号不一定对身体不好,但万一有辐射,伤害孩子呢? 为什么相同的场景,有些人处之泰然,有的人如临大敌,极度厌恶不确定性? 心理学家贝克: 小心这些认知扭曲! 先讲一个故事: 心理学家贝克7岁时发生一次意外,手臂被折断,后来又感染了败血症。 接连的意外和生病,让他极度恐慌,学习,逃学,为此在一年级还留级。 最后借着自助的方式,他还比同学超前一年毕业。 他是怎么做的呢?贝克老爷子说:“如果我掉进洞里,我可以自己爬出来。我可以自己来,这种经验对我影响很大。” 多年后,他总结了当初的经验: 努力克服自己无能、很笨的想法,“‘我曾被击倒’这种想法会让我动起来。‘绝对不说死’,这种态度是一种挑战,把不利之处变成了有利之处。” 年,他提出了至今享誉全球的“认知疗法”,告诉我们哪些“自动化思维”,将会让人恐慌不安。 认真对比一下,这些扭曲的思维认知你有吗? 1.糟糕至极。无论发生什么,第一时间想到最坏的结果,觉得要大难临头了。“如果TA拒绝我怎么办”“要是我得癌症怎么办”……然后在臆想的后果中无法自拔。 2.以偏概全。因为一个细节或是因为一点瑕疵,进行情绪化推理,忽略了其他条件。 3.过度概括化。因为一次考试失败,认为自己以后所有考试都失败。因为一次做得不好,觉得自己以后都做不好。 4.个人化。觉得所有事情都是由自己造成的,自己要背负全部责任。 5.标签化和错贴标签。根据一件事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一个人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 …… 如何走出恐惧? 觉察你的自动化思维 自动化思维是一种思维流,它与一条更大的思想流共存。自动思维不仅见于有心理痛苦的人,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动思维,但大部分时间我们是意识不到它的。 ——贝克 举个例子,咨询室来了一位案主(小张),小张埋怨道,上司总把跟她本职工作无关的琐事交给她,她身心疲惫却不敢推辞。 而且,上司似乎把更容易出成绩的工作多数都分给了学历更高的同事。 她开始变得焦虑、恐慌,“这是什么意思?我要怎么办?” 咨询师问小张,如果没有全部接受领导安排的任务,会怎样,会失去工作吗?领导这么做,只是针对你一个人吗?“好事”从来没有分给你吗? 小张想了好一会才回道: “好像也没那么严重,只是如果我拒绝了,我过不了我心里的那关,我觉得自己不近人情。一些琐事那些高学历的同事也在做,容易出成绩的工作有时也会轮到自己。”咨询师带她继续觉察她的自动化思维:如果我没有全部接受领导的任务,我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这是一个叫做“标签化”的认知扭曲。 “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内心的不满意,比如对学历的不满意、对自己的低评价,投射到领导身上,认为别人也这么想、这么看自己,于是更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cf/10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还有这操作hellip
- 下一篇文章: 丨抢票倒计时丨电影赏析之夜第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