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说是这世上最美好的几件事之一。

如果你想走近文学,那么你可以从读小说开始。毕竟在小说、散杂文、诗歌、戏剧这几大文学样式里,小说是最平易近人的。

如果你对文学无感,只是想打发时光,那么你可以读小说。毕竟抛去主题思想、写作手法、艺术特色,小说还有故事。

如果你想丰富人生,那么你也可以读小说。毕竟一个人、一辈子,能经历多少?小说里却又无数人的无数辈子。

如果你想仰望文学巅峰,那么,你还得读小说。毕竟,大部分诺贝尔文学奖都颁给了长篇小说。

好吧,我假设你现在喜欢上了小说,然后我要说,无论你是初读者还是小说狂人,这九部,都不应错过。与畅销书相比,它们经历了时间和专业的推敲;与四大名著相比,它们更接近你的生活;与外国文学相比,它们有你更应该知道的往事。

1、余华《活着》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余华因这部小说于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2、阿来《尘埃落定》

《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年。

小说描写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但却有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并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展现了独特的藏族风情及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秘。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3、路遥《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年12月首次出版。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4、王小波《*金时代》

《*金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中篇小说,是作品系列之“时代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该系列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王小波《*金时代》的问世,实现了知青文学的突破。作品中对性爱的正面书写,对现实的批判和嘲讽,对人生存状态的反思,对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显,迥异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说。

5、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斋升沉起伏为主线,在历史的背景下描写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表现了主人公为追求理想和事业,为完善自身素质所发出的蓬勃不息的命运意识。

6、高行健《灵山》

《灵山》是法国华裔作家高行健创作的长篇小说,从年夏开始创作至年9月完稿,历经7年。该小说讲述主人公——“我”误诊为肺癌,偶然在火车上听说有一个能治疗癌症的灵山,于是“我”便启程寻找的故事。《灵山》根据作者在中国南部和西南部偏远地区漫游中留下的印象而作。主人公看似在寻找灵山,实则描述了一个人内心追求的心路历程。该小说中的“我”,在一万多公里的旅游中,见证到了大西南和长江流域的多种民俗,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各种性灵感受和禅悟。《灵山》全书共81章、40万字。高行健凭著该小说获得年诺贝尔文学奖。

7、莫言《丰乳肥臀》

《丰乳肥臀》是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热情讴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生命的沿袭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并且在这一幅生命的流程图中,弥漫着历史与战争的硝烟,真实,不带任何偏见,再现了一段时期内的历史。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大家文学奖”。

8、姜戎《狼图腾》

《狼图腾》,是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姜戎。主要讲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

9、陈忠实《*原》

《*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共50余万字,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原上*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年,该小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10、贾平凹《废都》

《废都》是作家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年首次发表。小说写的是80年代我国西北一个大城市里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故事。小说主人公叫庄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四大名人中最有能耐的一个,属“西京文坛上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小说中有大量的“性”描写,故而引起较多的争议。小说还较多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是该小说值得注意的一个艺术特点。该书由于大量的性描写在国内遭禁16年,却在外国赢得声誉,年贾平凹凭《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被禁16年之后,《废都》年再度出版,并与《浮躁》、《秦腔》组成《贾平凹三部》。

11、王安忆《长恨歌》

《长恨歌》是王安忆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年。

《长恨歌》写了一个女人长达40年的感情经历。中学生王琦瑶,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弄堂女,但她又是不普通的,因为她美丽无比,几乎达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境界。自从被选上“上海小姐”后,命运就发生了转变,她做了某大员的女人。后来上海解放,大员遇难,王琦瑶又成了普通弄堂女孩,但是表面的平静掩饰不了她内心的波澜起伏。她与几个男人纠缠在一起,关系复杂,后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与一位年纪与自己女儿相仿的男人发生畸形恋,最终因为金钱被女儿同学的男朋友杀害。

12、李敖《北京法源寺》

《北京法源寺》是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敖。该小说以北京宣武区的法源寺为故事背景,描述了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前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大刀王五等一批中国志士为中国的振兴所做出的努力和活动。

13、刘震云《一地鸡毛》

《一地鸡毛》是刘震云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小林在单位和家庭的种种遭遇和心灵轨迹的演变。从菜篮子、妻子、孩子、豆腐、保姆、单位中的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里,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在八九十年代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它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生活的主旋律,深刻反映了内链变更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给人们内心和外在的变化。年《一地鸡毛》获第五届(——年)《小说月报》优秀中篇小说“百花奖”,年《一地鸡毛》被《中华读书报》评为“二十世纪世界百部文学经典”之一。

14《芙蓉镇》

这里有一段你不可不知的历史。这段历史,零零后、九零后、八零后都未曾经历,甚至七零后也只是在那曲乱世狂音结束之后听了听绕梁的余声。然而这段历史,本身就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最高境界。所有的人,都非人;所有的事,都魔幻。

在那段长达十年之久的荒诞年代里,人们靠勤劳的双手赚钱致富是违法乱纪的,你有情我有意的两个人相亲相爱是天理不容的;摇旗呐喊可以成为先进模范,玩弄*治可以成为领导人物;一切的不可能都是眼前的现实,一切的不合理都是至高无上的正确。

“大字报”“四清”“三面红旗”“地富反坏右”,这些已被岁月弥封的字眼,也许,你该知道它曾经的存在。

“活下去,像狗一样活下去”是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人生信条。

《长恨歌》

王琦瑶的四十年,就是上海的四十年。

一个出生在老上海弄堂里的女子拍了张照片,照片上了杂志,继而她又去参加了“上海小姐”的选美比赛,一不留神,得了第三名,成为了人尽皆知的“三小姐”。之后,她遇到一个又一个男人,发生一段有一段感情,生命被不同的人和事留下了“到此一游”的印记。

这不正是上海吗?几百年前,上海远不如它身边的苏州、扬州、杭州、南京有名气的。十九世纪的某一天,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紧接着,一波又一波人们来到了上海,追逐它的繁华,附庸它的情调,迫不及待地要与它发生关系。

王安忆的字里有张爱玲的影子,然而又不是张爱玲。张爱玲是讽刺、犀利的,王安忆则是平淡、冷峻的,她用静默的语气讲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王琦瑶脱下的旗袍抖落了老上海的哀伤。

《推拿》

推荐语:小说里写盲人,和写盲人的小说,不一样的。别以为你什么都看得见,这部小说描写的世界就离你特别远,我也看完了这部小说才意识到,其实在某种层面上,我们这些睁眼看世界的人才是“盲”的。就像小说里说的,“看不见是一种局限,看得见同样是一种局限。”

比如盲人按摩师都红。小学时,相貌俊美且有音乐天赋的她被老师发现开始学习钢琴。一次演出上,她发挥失常,如果她是正常人,她得到也许是观众的嘘声和不满,但她得到的却是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那些掌声和赞美不是给她和她的表演,而是给她那双看不见的眼睛的。她清楚这一点,所以她痛苦,我们看不透,所以我们继续对他们保持同情、可怜、安慰,赞美……

如果“盲”是一个世界,那么光明就是黑暗,你睁着眼睛,就什么也看不到。我宁愿相信作者是闭着眼睛完成的作品,因为小说里没有一般常人式的廉价的关怀和虚伪的呼唤,只是在讲故事,只不过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盲人推拿中心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cf/1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