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篇

坚定信仰映育人初心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年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的讲话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自年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建立以来,校长张桂梅已帮助多个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教育改变了命运;当疫情来临时,已是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毅然走向抗疫第一线;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李龙梅最为自豪的,是“没有一人因为残疾成为社会的包袱”……

  或在乡村默默坚守,或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新时代的教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规模不断扩大,截至年,教师总数已经达到.97万人,同比增长3.52%,有力支撑起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夯实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年1月,《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印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策文件,描绘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宏伟蓝图。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教育,是教师队伍的源头活水。

  “十三五”期间,国家安排28亿元支持38所师范院校建设,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6所部属师范大学累计招收公费师范生3.7万多人。目前,全国有28个省份实行地方师范生公费教育。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乡村教师在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留下来扎根乡村教育。”湖北省*石市阳新县大王镇中庄小学教师姚玉捧说。像姚玉捧一样,在全国,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着力加强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培计划”自年实施以来,培训教师校长超过万人次;“特岗计划”实施16年来,已为中西部地区乡村学校补充特岗教师万人;“优师计划”启动后,每年将为个脱贫县以及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培养近万名本科层次师范生。

  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截至年底,中西部22个省份个原连片特困地区县全面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策,覆盖约8万所乡村学校,受益教师.8万人。“十三五”期间累计安排中央投资超过亿元,支持建设了40多万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乡村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职业院校教师,是我国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年发布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让职业院校教师培养目标更加清晰——到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

  *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优化教师发展环境,提升教师素质能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深化教师管理改革。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文章来源:教育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gx/10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