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书单下诗意在日常生活的瞬间里
白癜风能除根吗 http://m.39.net/pf/a_6712021.html chūn 春 rì 日 rú 如 shi 诗 水边的花也盛开了,花瓣掉在草上, 一人一片,一人提一个生命的灯, 在熙攘的春天的夜里, 像秋千一掠,望见了其他的风光。 ——范雪《走马灯》 春日诗歌书单如期而至, 本期分享下篇—— 诗意在日常生活的瞬间里, 去找,去触碰。 《秋变与春乐:柏桦诗集()》柏桦著此诗集写于年,均是抒情短诗,笔墨及内容和作者以前出版的各种诗集有连贯性,诗中有个人对生活的感慨,对人生的思考,对祖国美丽山水的描写,以及读书的各种心得,诗歌秉承其一贯的简洁、优美而充满想象力的现代和传统交融的风格。《游仙诗?自然史》蒋浩著蒋浩是卓有成就的中青年诗人,此诗集以第二届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一等奖长诗《游仙诗》为主体,精选了《自然史》等诗人近年写作的部分诗歌,或写人记事,或感时抒怀,或游走风景,或静观自我,他不仅像传统游仙诗人那样于自然世界中驰骋想象,更将他的游仙之域拓展到与古老仙乡大相径庭的当代琐碎日常生活中,无不透露出诗人对当代生活的深刻契入和向汉语传统致敬的超越境界。《回家》李笠著本书是作者年到年期间的诗歌精选。大体是日常之诗,很多是围绕着个体经验展开,用两个或更多个声调发声,相互比较,彼此打开,不断摩擦和盘诘。真实而不拘泥,想象而适度地对现场和细节予以变形,而不是“用游客的方式观望”,回到母语、自然,文化、城市和生活的“中国现场”,具有明显的现实指向性和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带有一代人精神写作史的意义。《走马灯》范雪著作者系享有盛誉的八零后女诗人,2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时便崭露头角。本诗集所选均为作者原创诗歌。作品的时间段从6年到年。主题较为多样和丰富,主要有:旅行见闻,系作者数年游学的所见所闻所感;文化批评,系作者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讨论;家庭问题,主要是对80后独生子女一代感觉结构的分析;当代都市情感,这部分主要是情诗;女性话题,讨论女性对经验世界的重构、设计和控制力;历史话题,这部分是与中国古代和现当代历史人物与场景的交谈。作者突破了先前诗人习以为常的风格禁锢,有意识地排斥空洞宏大的叙事,着眼于日常生活细节的扎实叙述。某种意义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诗化道路,通过时间和场景的介入,从而有效地揭示了全球化和现代性语境下当代的生存图景。《洗澡课》杨小滨著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评价杨小滨“有多重面貌,而且面面俱到,他是华语世界一位最有才情的创作者”。他的诗通过以修辞化的方式发掘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微妙诗意,试图把谐谑性带入诗歌中来,把抒情主体丑角化。迄今,他沿着自己这一写作路径行进,创作了通过将世界女性化来重新界定万事万物的“女”字头系列譬如“女太阳”、“女时钟”等,及“后……主义”系列譬如“后摄影主义”等,最大限度地吸纳学院的高蹈和民间的生猛,极具鲜活的原创性。这本诗集汇集了杨小滨近年来诗歌创作的四个系列:“女世界”、“多谈点主义”、“指南录”和“自修课”,共百余首作品。其中不少诗作在单独发表时产生过一定影响。《五大道的冬天》朱朱著本诗集系作者-这五年的新诗集,近40首,包括其著名组诗《清河县》第二部。这组十分重要的组诗反映了朱朱以语词和结构“虚构”历史的能力,这样的写作反映了他个人风格的多样性,组诗《清河县》的意义和价值正在于诗人对既有“语言”(故事、人物)的捉弄(改写),从而使“语言”得以受到重新理解,擦亮了故事的陈旧光泽,获得了新的革命式的“灿烂”。朱朱是一个有追求“纯诗”倾向的人,《清河县》就是一场语词和想象的享乐和虚构。他的作品风格虽然不免怀旧,但叙事坚持的操守,反诗意,反戏剧化和反浪漫主义显而易见,在追求诗歌之“江南性”的同时,也从内部对此进行颠覆,在相反的向度上挺进着。譬如古今很多江南诗人都把诗写得风光旖旎、软玉温香,朱朱却在温柔乡式的写作中追求尖锐峻冷的风格,以及一种“震惊”的艺术效果。《流水》陈东东著这部诗集或曰诗文本,蕴含着诗论随笔和寓言小说的特质,它以讲述伯牙和钟子期传说为框架,篇章布局对应古琴曲《流水》的结构,二十四首分行短诗摹用和发挥古琴文字谱的语言方式,“知音”主题贯穿、展开和变奏于其间。由倾听和阅读而引起的这一写作似乎是讽仿式的,为了加强讽仿效果,在插曲里,依据人类妄想把古琴曲《流水》运送到莫须有的星际人耳畔的事迹,又去揶揄科幻文艺的宇宙意识。不过,如果注意到框入方括号的副题或题辞——“戏仿的严肃性”,就不应仅仅从一个向度去玩味。来自倾听和阅读的写作,又指涉倾听和阅读,渴望着回到倾听和阅读;这本有关“知音”的书,更进行写作跟倾听和阅读的对话。而对话这一诗学命题,恰是“知音”的应有之义。《句本运动》张尔著《句本运动》辑选了自张尔从事写作以来的百余首新诗,诗人的日常、行走、精神漫游、内心活动以及对宇宙万物的微观体验,均化作个体且独立的语言分子,以一种接近寓言与剧本的空间效果,对社会现实与历史文化作出了积极回应。其中,该书重要的组成部分组诗《壮游图》,更是将山水自然与当代生活通过言辞的神秘与矛盾的美学重新建立在新诗的语言谱系中。《渔鼓——缪克构文学自选集》缪克构著“华东师大作家群丛书”第4辑之一。《渔鼓——缪克构文学自选集》精选了作家、诗人缪克构走向成熟期创作的各类代表性文学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他在诗歌、小说和散文领域的丰富收获。全书题材多样,但都指向了故乡盐廒这一源头性写作。有些神奇且神秘的渔夫生活、略带传奇的民间渔鼓艺人、尽显地方文化习俗风采的鼓词等等,是缪克构小说、诗歌独特的印记。评论家认为,缪克构的作品生成了饱含海洋气息的新鲜而别致的意向和想象,具有清晰的辨识度和独特的人类学与风俗史价值。《盐的家族》缪克构著《盐的家族》是诗人不断走向成熟期创作的诗歌作品精选集,近年来发表于各大重要文学刊物,包括《盐》《盐的家族》《寻盐》《听雷》以及“凡人小传”等代表性作品,对盐民所特有的人类学和文化风俗史意义上的个性、细节、生命形态等有着具体、丰富的审美转化与诗性表达,因为深入了我国几千年诗歌写作都很少耕耘的领域而显得弥足珍贵。评论家认为,诗人缪克构的诗歌世界疆域广阔,充满个人生命经验的在场与唯美主义的哲理思考,具有清晰的辨识度。《灰光灯》王寅著《灰光灯》是“第三代诗人”中的重要诗人王寅诗歌创作三十年的自选诗集,其中包括他传播最广、脍炙人口的名诗《想起一部捷克电影但想不起片名》、《说多了就是威胁》、《飞往多雨的边境》、《灰光灯》等,也收入不少他近年创作、首次正式发表的新作。这也是目前唯一一部在版的王寅诗歌精选集。《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张定浩著这本书收入包括该诗在内的四十多首诗歌,其中大部分是诗人自复旦求学以来,“在生活中最必要时刻”对情绪的积淀,对丰盈与贫乏的书写,再次展现诗人敏锐而美妙的汉语语感。最后十首短诗是为小女儿斯可所作,情绪和文字一样干净柔软,仿佛叫人看见了完整的世界。《天空在鸟上飞——醉权诗选》醉权著醉权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崭露头角的先锋派诗人,《天空在鸟上飞》收录的诗歌作品,突破了风花雪月的抒情滥调,以其独特的逆异主义风格探索诗歌的现代主义理念及其表达、在当代汉语诗歌书写中的艺术凸显,反思当下全球化席卷而来的道德和人类生存困境。《细色》孟明著这是孟明历年来的诗作精选集,代表了他所有写作中最极致的追求。既有继续浪游不居的流离体验,也有介入现实甚深的歌哭怒悲,语言追寻古典汉语的脉络,演变出现代感极强的长短歌行。诗人正逐渐在理性上认识早期更多地以直觉去感受的城市,包括往表层写和往深层写——生活、风景,内部、外部,锻造了孟明诗歌的新境界。《途中——谢阁兰中国书简》庞培著《途中——谢阁兰中国书简》中,庞培想通过陌生人――一个想像王国里的心灵――表达他对中国的感情。在时间里,一个陌生空间的区域,人的心灵,或可经由遥远的想像(类似书信体笔法)而激活出异样的心跳:更加忠实于时间中的生命,亦更加地栩栩如生。在年初抵中国的法国人维多·谢阁兰身上,庞培看到了这一美好,这一创作的冲动以及人类永恒的愿景。《长寿碑——草树诗集》草树著《长寿碑》是诗人的长诗力作,它以传说和现实中交相呼应的地域文化为契机,围绕当地一块石碑的不同言说、变迁和历史境遇,同时,把个人家族的沧桑史和谱系也贯通其中,从而在历史和社会的宏大叙事中,观照个体生涯、永生、价值、异化、反省和超越的诗化向度。整部诗集分成四辑。最后一辑为长诗《长寿碑》,另外三辑均为短诗,除了日常性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gx/5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20个抖音热门表情,惩罚对象的一百种方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