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百问怎么拍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照片
ps:封面图为移轴镜拍摄,属于乐趣体验 继续更新我们的《摄影百问》 这个“坑”我会一直填下去的:) 最近更新得慢 一个原因是半年周期,给自己一个沉淀期 人也要不断充电 另外一个原因,调整工作重心 争取早日拿出自己的完整系统的课程 年底应该还会有其他惊喜:) 01老师,这个新相机(镜头)发布了,你怎么看? 每次有新相机或者镜头发布,就会收到不少这样的留言。这不,这几天6D2发布了,就陆陆续续收到了若干这样的问题。 首先感谢这些影友的信任,能很信任,才会问这样的问题,内心感激不尽。 但感激归感激,我还是没法对新品给出参考的答案。 我坚持认为评价一款器材,得深度体验之后,才能给出参考答案。简单拿来,拍几张照片,看看参数,是不足以算给出参考建议的。 我最近开始玩索尼A7M2,用上几个月,体验过各种复杂光线的拍摄,就可以更加“靠谱”地回答索尼用户的问题了。 没有实践,就缺乏发言的依据,这是真理啊,怎么都不会过时的。 但话说回来,对于新发布的器材,如果不是急等着器材用,至少等上半年再考虑入手。 理由一:半年之后,价格会先挤掉一些水分,相对稳定很多。 理由二:任何器材都有优缺点,等时间暴露了一些器材的优缺点之后,再判断是不是自己需要的,会显得更理智。 参数,数据有些看得见,很漂亮,但对实际用户体验可能却没有那么大。 比如,尼康D这款相机,最大的优势并不是看得见的像素数据,而是一般用户不太注意的“宽容度”。 很多老摄影家,对很多老镜头都有深厚的感情的,尽管那些老镜头也会有着各种缺点,但相处久了,像个老朋友,知道它的脾气。我自从年开始,就再也没有卖过任何器材,打算伴随终老了。 摄影不能当键盘侠,还是得多去实际体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体验一些不同的器材,经验是在折腾中成长的。 02怎么拍出和周围人不一样的照片? 这个问题是前天一个影友留言的,我谈谈我的感想。 这几年摄影热,大家在初学阶段是以模仿为主,比如,看到星空好美啊,我也要拍出来。看到闪电很有意思,也要动手动脑研究学习一番。这是摄影学习最美好的阶段,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收获的是成就感。 但我同时也看到一个现象,当很多新鲜的东西,都拍完了,一些人就会渐渐失去对摄影的乐趣。十来年前,我大学毕业时,当初和我一起玩摄影那帮兄弟,目前还在坚持摄影的不足五分之一。 这个影友能想到拍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说明已经到了用摄影在“表达”自我的阶段。 这就把摄影带入了自己真实的生活,反而能走得很长远。 你看“水”是无色无味的,平淡中却是生活的必需品。酸甜苦辣能过一时之瘾,但你不能每天暴饮暴食。 与其说,拍到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倒不如说,是看到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最近很多人推荐我去看《冈仁波齐》,看口碑是一部好片子。(看完有空再做评论) 但从选题的另外角度来看,转山,对那些人而言,也只是一辈子一次。而对我们而言,真正的“转山”在每天的生活里,日复一日,不就是转啊转? 旅程的辛苦考验人,平凡的生活更磨砺人。 中国有句古话“共患难易,同富贵难”,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西游记》里,孙悟空劝唐僧:”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好好体验,品味自己生活里的滋味,就能看到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每个生命都是精彩纷呈的,那些看着平淡无奇的喜怒哀乐,透过镜头去看,或会变得不同。 许多年之后,当你老了,你会发现你拍过极光银河,到过名山大川,却很少能记起来那些平凡生活里的每一天你是怎么过来的,也很少能记得一路走来,那些遇到过的,萍水相逢的面孔和感情。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每一年都是不一样的,你能看到,就能拍到了。 图文作者:郑波( 细草穿沙)近期更多文章: 三脚架很重要吗?怎么选? 如何选择一款适合你的全画幅相机? 苹果用户赞赏通道(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gx/7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今夏电影最大话题的ldquo始作俑者
- 下一篇文章: 异彩纷呈的十部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