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吃啥药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922/5716405.html

我社曾于年以单行本形式出版了原收于年《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第九册的《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以使木刻艺术史能向更广泛的读者普及。年9月,我社对这本艺术史经典著作进行再版,增补更多木刻插图,并订正前版讹误多处。

本次推送的是郑振铎先生为其所编选的《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写的序,序中介绍了自己收藏中国古代木刻画的缘由和经历,以及为撰写中国木刻画历史所作的准备。虽然郑振铎先生没有正式为《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写过序言,然而这篇写于年的序言已足以作为《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的介绍和说明。

《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

郑振铎著

这是郑振铎先生一生最后一部开拓性的学术专著,是他呕心沥血、穷其一生搜集、整理、研究、编印的一部中国木刻版画史料,从酝酿到最终出版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全书依据古代版画史作了合理的分期,针对不同时期版画资料的丰简及艺术水准的高低,分别做了有侧重的介绍和评价,还对以往被忽视的徽派刻工资料进行了重点披露,不少版画作品均配以作者收藏的插图,随文附有大量价值很高的注释。本书内容丰富,资料可靠,填补了版画史研究的空白,是中国古代版画研究绕不过去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郑振铎

中国是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同时,也是发明木刻画的国家。木刻画的出现和印刷术的发明是分不开的。远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的甲骨文字出现了很精美的图案画刻在牛骨上、鹿角上、白石上,或铸在青铜器上的,也就同时出现了。二千多年前,在竹简上、木简上和缣素上写文字的们的各个时代的木刻画家们是有其光荣的成就时候,图画也就画在缣素上或墙壁上。当汉朝人把纪念文字刻在石碑上的时候,图画也就刻在大块的石板上。很早的时代,就曾把那些文字拓印下来,同时,也就很可能的把那些石刻的图画拓印下来。那些在石块上拓印下来的图画,大都是阴文线刻的,开辟了木刻画的先路。

▲唐咸通九年王玠施刊《金刚般若经》引首扉画

今所知的最早的木刻画是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唐懿宗咸通九年(即公元年)王玠施刊的《金刚般若经》卷端的扉画。这幅画是很成熟的作品,它不会突然从天下掉落下来的。在它之前,像这一类的宗教木刻画(可能还有其他的木刻画)一定是曾经经过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的。但我们如果就将这幅扉画作为中国木刻画的“开山祖”,也便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幅木刻画,至少早于欧洲第一幅木刻画五百多年以上。此后,中国木刻画的创作就一天天地兴旺起来,一天天地更为丰富起来了。题材是多方面的,应用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从作为宗教画的佛像、神像,作为年画的吉祥画、风俗画、风景画人物仕女画、戏曲故事画,和作为信纸、诗笺用的装饰画等等那一类独立刷印的单帧木刻画,作为医药书、地理书、兵书、工程书、考古书、礼仪书、佛道经、儿童读物、家谱、琴棋谱、占卜星相书、通俗读物、小说、戏曲等等的插图,到作为学习绘画之用的画法、画谱之类,是尽了木刻画的一切可能的应用和作用的范围的。它紧密地结合着社会生活,它始终是为广大的人民服务的。到了后来,一部分的统治阶级也利用了木刻画来表现他们的一段经历、一生故事,或某一宫苑、园林的胜景、某一战役或巡狩的事迹。但那些究竟是为数不多的,在技术上讲来,有的成就还很不坏。

总之,我们的将近一千一百年的木刻画史是光芒万丈的。我们的各个时代的木刻画家们是有其光荣的成就时候和光荣的传统的。他们不仅始终保持着中国木刻画艺术的优良的民族传统,而且还在不断地进步着、发展着,不断地有新的创造性的作品出现。他们表现了各式各样的不同的作风,而同时也表现着中国民族所具有的优良的艺术风格。他们表现了浓厚的时代性、地方性,同时,也表现着浓厚的民族性。木刻画作家们本身是属于劳动人民的,他们表现了劳动人民所喜爱的东西,满足了劳动人民对于艺术的需要。像木刻年画一类的作品,更是普遍地流行于农村而受到广泛的欢迎的。这样广阔无垠的大海般的,一望无际的大森林般的古代木刻画,无疑的乃是我们的艺术工作者们撷取精华的丰富无比的遗产。

▲明刊本《李卓吾评琵琶记》版画

▲明刻本《玉茗堂摘评艳异编》插图

▲臧懋循改订本“四梦”之一《紫钗记》插图

滑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zl/10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