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臣彬校正业余时间,收集到上个世纪文革前后中医资料,感觉很实用,每一个字,校正,核对,成现代文字,剂量也换算成现代名词,处方用名,也核对成常用药物名称。发布,供中医临床医生、以及爱好中医的朋友临证参考。1前言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尤其是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院各科室广大医护人员,为方便工农兵患者提高医疗质量,在总结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些协定处方。几年来经临床使用,效果一般都比较满意。为了教学和临床科研工作的方便,经药房同志汇集和各科室同志的再次修改,编写了选本小册子,仅供内部参考,因时间短促和水平有限,一定有很多错谬之处,请批评指证。医院医务处一九七五年元旦2目录一、内科…………………3健中合剂…………3夏枯草合剂…………4肝炎I号……………4肝炎Ⅱ号……………4补肾降压丸………5大感冒合剂…………5胃溃疡粉……………5复方十味地*丸……5十味地*丸…………5肾炎丸………………5关节炎丸……………5调肝丸………………6痹痛丸………………6健胃消胀丸…………6强肝丸………………6平肝降压丸…………7二、妇科………………7调经I号……………7调经Ⅱ号……………7闭经丸…………………7痛经丸…………………8清热热调经丸………8盆腔炎丸……………8枯矾I号……………8枯矾Ⅱ号……………8外阴洗剂……………9三、儿科………………9解热合剂Ⅱ导………9解热合剂I号………9小儿止咳合剂I号…9小儿止咳台剂Ⅱ号…9腮腺炎合剂I号……9腮腺炎台剂Ⅱ号……10小儿康复散…………10清肺散………………10和脾散………………10加味异功散…………10温中定痛散…………11四、耳鼻喉科…………11鼻净丸………………11鼻炎丸I号…………11鼻炎丸Ⅱ号…………11鼻炎丸Ⅲ号…………12鼻炎丸IV号……12养阴丸……………12通咽丸……………12金鸣丸……………12健咽丸…………13定鹅丸…………13清心散………13利咽散………13咽痛散………………14健耳丸………14止晕丸………14眩晕丸………鼻萎灵………14滴鼻液Ⅱ号…………15五、眼科…………15猪苓九………15加味白虎丸…滋闭降火丸…15四物五子丸…16复明九………16定志丸………16祛凤退赤九…16清肺退赤丸…17勾藤丸………17六、骨科…………17化筋散………17接骨散………17消肿化瘀散…………18腾洗药………………17接骨新药……17化筋羔………17怒伤丸…………18舒筋丸…………19按骨丸………19活血丸………19骨科搽剂………19骨科渗透液…20骨刺丸………20七、外科…………20当归饮子丸…20消风丸………20班秃九………20二术丸…………21润肤丸………21脂溢性皮炎丸21白癜丸………21苦奎丸………22清热解*丸…22脱疽丸………22消核羔………22冲和羔………22金*羔………23红粉软羔……………23肛裂软膏……………23藤*羔………23痔消炎羔……23*连羔………23樟脑羔………24天麻羔…………24三*一椒羔24青黛散羔…24青黛救……24二*粉……24颠倒散……25补骨脂酊…25百部酊…………25神经性皮炎药水皮肤病洗药……25生肌散…………25消炎I号………26止血粉…………26烫伤羔…………26(六)骨科化筋散成份:当归克、木瓜克、赤芍克、乳香克、土虫克、苏木克、红花克、血竭60克、公丁香克、芙蓉叶1克、金果榄1克、没药克、自然铜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化瘀散结、软坚止痛。主治:陈旧性软组织损伤、筋聚筋疆。用法:用醋谰外敷。规格包装:散荆。接骨散成份:石斛克、巴戟天克、五加皮克、怀牛膝克、杜仲炭克土鳖虫克、没药克、续断克、自然铜克、大*克、白芨克、桑寄生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播血祛瘀、续骨止痛。主治:骨折。用珐:酒调外敷。规格包装:散剂。禁忌:有皮肤破伤者慎用。消肿化瘀散成份:赤芍克、当归克、生地*克、元胡索克、乳香克、红花克、生大*克、姜*克、炙鳖甲克、白茄根克、红曲克、赤小豆克、血竭8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软组织损伤,初期肿胀疼痛。用法:醋调敷患处。规格包装:每袋50克。禁忌:有皮肤破伤者慎用。腾洗药成份: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汉防己、炙附子、千年见、成灵仙、桂枝、秦艽、羌活、独活、路路通、生麻*、红花、川椒、苍术、炙草乌各等分制法:上药共为粗末。功能:舒筋活血、散风话络止痛。主治:软组织损伤后期。用法:将药物、粗末装入布口袋内,用水煮沸腾,洗患处。规格包装:每袋克。接骨新药成份:乳香克、红花克、土鳖虫克、苏木克、地龙克、续断克、骨碎补克、蜈蚣10条、蜗牛克、没药克、金毛狗克、自然铜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祛瘀生新、续骨止痛。主治:骨折,骨折迟延愈合。用法:日服二次,每次服12.5克。规格包装:每袋50克。禁忌:孕妇禁用。化筋膏成份:威灵仙克、萆薢克冰片克、二甲基亚砜毫升、白凡士林克制法:将威灵仙、萆薢共为细末,加冰片、二甲基亚砜,用凡士林调为膏。功能:软坚化瘀、舒筋止痛。主治:陈旧性伤筋、肌腱、腱鞘炎等。用法:外敷用。规格包装:每盒25克重。禁忌:有皮肤破伤者慎用。努伤丸成份:生大*克、桃仁1克、红花1克、三棱1克、北柴胡1克、郁金1克、青皮1克、丹参1克、川芎1克、五灵脂1克、真降香1克、冰片克、大腹皮1克、大腹子1克、山楂1克、枳实1克、炙鳖甲克、水蛭克、元胡索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包好。功能:宽胸理气,祛瘀止痛。主治:胸部软组织损伤。用法:每日二次,每次一丸。规格包装:每丸15克重。每袋拾丸装。禁忌:孕妇禁用。舒筋丸成份:生麻*克、炙马前子克、乳香克、没药克、草乌克、红花克、羌活克、独话克、追地枫克、宣木瓜克、怀牛膝克、桂枝1克、穿山龙克、生甘草克、细辛克、威灵仙克、茯苓克、千年健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舒筋活血、通络散寒。主治:新久伤筋、或兼痹痛。用法用量:每日二次,每次一丸。规格包装:每丸重10克,每袋十丸装。禁忌:孕妇禁用。接骨丸成份:苏木1克、油松节克、炙川乌1克、降香克、乳香克、没药克、血竭80克、自然铜克、白芨克、炒鸡蛋皮克、蝲蛄克(土狗)、甜瓜子克、苍术克、煅龙骨克、煅牡蛎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包好。功能:活血祛瘀、续骨止痛。主治:骨折。用法:每日二次,每次一丸。规格包装:每丸15克重,每袋十丸装。禁忌:孕妇禁用。活血丸成份:公丁香克、木香克、血竭80克、孩儿茶克、熟大*克、红花1克、当归1克、赤芍1克、川芎1克、苏木1克、五加皮克、乳香克、没药克、甜瓜子克、北防风1克、汉防己1克、猪苓2克、茯苓2克桃仁1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包好。功能:舒筋活血、消肿止痛。主治:损伤初期肿胀疼痛。用法:每日二孜,每次一丸。规格包装:每丸15克重,每袋10丸装。禁忌:孕妇樊用。骨科搽剂成份:闹羊花克、生川乌克、生草乌克、红花克、五加皮克、生南星克、北细辛克、樟脑克制法:上药共为粗末,用辣椒酊毫升,50%酒精27.毫升,浸泡二周,过滤取汁。功能: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主治:软组织损伤。用法:用脱脂棉或用沙布蘸药水搽患处,搽至发热。用量:日用1——3次。规格包装:每瓶50毫升,毫升装。禁忌:有皮肤破伤者禁用。骨科渗透液成份:红花1克、生草乌1克、生川岛1克、当归1克、自然铜克、马前子克、北细辛克、生麻*克、苍术克、五加皮1克、鲜生姜1克、桂枝1克、川椒1克、炙乌蛇克、淡全蝎克制法:上药共粗末用75%酒精密封,浸泡二周,过滤取汁。(药:酒=l/5)功能:活血软坚、祛寒止痛。主治:陈旧性软组织损伤、髌骨软化、骨质增生。用法:将患处先作湿热敷20分钟,后再将沙布用渗透液浸湿敷患处,上盖塑料布,用棉垫包好保温,待凉后取下。用量:日敷1——2次。规格包装:每瓶毫升装。禁忌:孕妇及患有皮肤过敏性病者慎用。骨刺丸一号成份:炙川乌克、炙草乌克、北细辛克、白芷克、当归克、生甘草克、秦艽克、炙南星克、怀牛膝克、萆解克、红花克、炒苡米克、穿山龙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活血止痛、祛风散寒。主治:骨质增生、风寒疼痛。用法:每次一九,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规格包装:每丸15克重,每盒50丸装。禁忌:孕妇禁用。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非中医药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zl/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