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Hello!大家好,我是大象王sir。在世界电影漫谈系列的开篇,我们一起回顾了韩国电影百年的发展历程,写完后我就一直在思考第二期的内容,本来想写欧洲某国的电影发展史,但周末的一次闲聊让我彻底改变了写作的方向,今天咱们就来漫谈韩国的双胞胎兄弟朝鲜的电影发展历程。朝鲜凯旋门(图片来源网络)可能提到朝鲜很多人很难将其与电影联系在一起,觉得朝鲜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应该不会有看电影这一选项,曾经我也一度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很可惜我们错了!朝鲜不仅每年都会拍摄近百部电影,而且还有自己的影视高校和电影交流平台。可能因为一些不言而喻的客观因素,或者是我们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对朝鲜这片土地上开出的电影之花总是嗤之以鼻,其实在岁月的长河中电影与这片土地碰撞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瞬间,今天跟着我,咱们一起去朝鲜看看电影。(图片来源网络)

01一部与中国有着不解情缘的朝鲜影片

说到朝鲜电影,对于80、90甚至00后来说真的太过陌生,尤其是当下无论是在院线还是在视频网站都很难看到朝鲜的影片,但曾经有一部朝鲜电影在中国上映时引发了轰动,这部影片就是——《卖花姑娘》!影片讲述了在日本帝国主义和朝鲜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下,卖花姑娘一家悲惨生活的故事。片中卖花姑娘花妮一家被白地主无情的剥削与残害,导致妹妹顺姬眼睛被烫瞎,哥哥被抓进监牢,母亲食不果腹,重病缠身还要终日劳作抵债。为了给母亲治病,花妮只能上街卖花来减轻家庭负担,但微薄的收入始终是杯水车薪,最终母亲病故,兄妹失散,直到革命*的到来,一切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卖花姑娘》(图片来源网络)这部影片的制作班底堪称豪华,编剧是朝鲜人民领袖第一代领导人,导演是朝鲜第二代领导人。据朝鲜人民领袖自述,20世纪30年代他在吉林监狱就开始构思《卖花姑娘》的剧本,而该剧的首演正是在中国,地点在西满辽河地区五家子村的三星学校礼堂。为了更好的漫谈朝鲜电影,我特意恶补了几部朝鲜影片,当看完《卖花姑娘》后说实话确实深受感动,作为一部年上映的影片,放在那个时代可以称得上是一部高水准的制作,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镜头的运用都很到位,尤其是顺姬为了帮助姐姐减轻负担在街上唱歌卖花的情节,天籁般的童声直戳人心,让人动容。虽然影片剧情节奏略显拖沓,但气氛渲染还是非常精准,整体的质量与同时代的中国影片真的难分伯仲。这也是它一上映就引发轰动的原因,该片还获得了第18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KarlovyVary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创办于年,每年7月份在捷克卡罗维发利举办。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之一,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五大国际电影节之一,也是中东欧地区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朝鲜电影宣传画(图片来源网络)

02朝鲜电影的发展历程

《卖花姑娘》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偶然,因为在此之前就有很多的朝鲜电影人进行了探索与奋斗。回顾朝鲜的电影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电影艺术早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我试着用简练的语言为大家梳理一下朝鲜电影的发展脉络。年电影传入朝鲜;年尹白南导演创作了朝鲜第一部故事片《月下的盟誓》;年—年朝鲜默片时代,罗云奎导演拍出了具有时代影响力的《阿里郎》。作为这一时期导演的杰出代表,他的影片多以揭露日本*阀统治的罪恶和人民悲惨生活为主;年爆发卡普电影运动(无产阶级艺术家同盟),是进步的电影人以电影为武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斗争。运动持续了十年,年卡普运动遭到镇压,朝鲜电影完全被日本侵略者掌控;年李明雨导演拍出了朝鲜第一部有声电影《春香传》;年朝鲜光复后,年在平壤建起了北朝鲜国立制片厂(后改名为朝鲜电影艺术制片厂),制片厂成立后拍摄了一批表现人民热爱故乡,期盼祖国独立的电影;年 爆发,期间前线摄影队拍摄了大量的纪录片和故事片,其中《少年游击队》和《重返战场》还分别获得了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斗争奖”。战后朝鲜电影逐渐进入繁荣期,像刚才写到的《卖花姑娘》就是这一时期的佳作;年朝鲜进入“先*时代”,期间拍摄的影片大多与*人革命题材有关;千禧年后,一部《一个女学生的日记》在朝鲜公映并引发轰动,同时还受到了西方影坛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zy/12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