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余雅琴翻译整理|郑汀兰在欧洲诸国中,德国一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不论从什么方面来说,德国对中国,尤其是近现代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两个国家尽管如此不同,却又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每年11月,德国电影节在中国的展映都会如期而至,今年已经是第七年。这七年间,德国电影节为中国观众带来了百部优秀的德国电影。更重要的是,这些电影代表了德国当下甚至欧洲最近的议题,以及人们是如何通过电影回应激烈变化的世界。喜欢德国电影的人,一定不会对“德国新电影四杰”(施隆多夫、赫尔佐格、文德斯、法斯宾德)陌生。这些诞生于二战前后,经历了德国最激越历史的导演,曾以各自对历史、哲学、现实等层面的回应震惊世界影坛。与此同时,德国创立的柏林电影节,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电影人,中国电影人张艺谋、王小帅、刁亦男等人也都在柏林大放异彩,让西方看到中国人的形象和思想。电影,越发成为跨区域交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作为影像的艺术,电影更加直接也更富有感染力;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电影都作为重要的桥梁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多年前,德国人因为一部《红高粱》了解到社会主义中国;今天,我们有了更多的交流方式。但不管现代交通多么发达,电影都是我们了解他国文化不可或缺的最常见载体和媒介。另一方面,在科技高速发展、流媒体日渐成为主流的今天,电影的制作和传播似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电影艺术如何还能在新的时期起到承载思想、传递情感的作用,如何成为连接大众和精英的工具,一个电影节在日益去中心化的当下时代里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德国电影节的策展人安珂女士。第七届德国电影节开幕式(右二为安珂)新京报:今年是德国电影节在中国的第七年,应该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每个电影节都会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一致的选片标准,作为一个只展映但不涉及竞赛,德国电影节的选片标准是什么?是要考虑到议题的方向,还是完全只考虑到艺术的标准?你能谈谈德国电影节在华的策展思路是什么吗?另外,在去年的片单里,反思历史的电影比较多,今年好像更多聚焦在家庭,是有意这样做,还只是一个巧合?安珂:德国电影协会是一个推广机构,致力于帮助德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所以,每年当我们开始在中国筹办电影节时,我们会试图找到过去两年间最新出品的电影中有哪些最能代表德国电影业正在发生的事情:哪些电影提出了最有趣的话题,哪些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轰动一时,哪些电影在德国获得了票房上的成功……我们会按照这样的标准去选择电影,尽管最后不能覆盖到每一部新片子,但还是会努力去提供一个关于德国电影最新动向的多样图景。选片负责人一年到头不停地看,然后挑选不同的电影;我们试图为德国电影提供一个非常开放的展示平台,所以我们不会去评判每个片子的好坏,评价不是我们的工作。至于侧重点,有时是和家庭相关,有时是别的。像前几年难民问题十分凸显,很多难民来到德国,这样的电影就很多。不过,每次我们电影节都有一个不同的话题——当然我们也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zy/13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