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杨金祝罗田怡雷远东柴枫桔“轻岚疏雨小风斜,短棹石桥挽浪花。”对老成都人来说,黄龙溪古镇绝不陌生。小桥流水,景色清幽,在炎炎夏日,成都市民会选择驱车前往黄龙溪古镇,在河道中打水仗。这里成为避暑的绝佳景点。11月17日,“全国主流媒体双流行”大型采访活动启幕,30余名来自全国各大媒体的记者走进双流,实地探寻和发现这座城市的盛世美和内在美。最后一站,媒体团来到了来到了千年古镇黄龙溪,实地领略这座特色小镇的景色风貌。黄龙溪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傍水而立,因水而生。古镇得名于梁虞《荔鼎录》,“蜀章武二年,黄龙见武阳之水九日,铸一鼎,象龙形沉水中”,千古一溪,故得名黄龙溪。战国时期,黄龙溪就是扼守成都的水陆要冲和军事重镇。民国时期,川江河运业迅速发展,黄龙溪的繁盛更加辉煌。古巷深深,石板街纵横交错,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这些舒适的古镇气息,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往旅游观光,近年来,黄龙溪年旅客接待量均达万人次以上,成为最受游客青睐的休闲旅游圣地。不仅如此,电影《芙蓉镇》、《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电视剧《朱德的童年》、《海灯法师》等上百部影视片在黄龙溪选景拍摄,被誉为“中国的好莱坞”。千年水运古码头,桨声灯影夜不收。两江从此合流,潮平两岸赛龙舟。锦江由此低回婉转,风正一帆,直下乐山。古镇今夕何夕,古榕树下,弹三花,黄龙溪一放大,就是成都人最生活的水木年华。旅游繁盛的背后,离不开产业规划。近年来,黄龙溪镇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要求,立足古镇文化,从风貌提升、业态重构、文化复兴、管理升级四大体系对古镇进行升级焕新。以“千年水码头天府慢生活”为脉,华侨城倾力打造“十里八湾·黄龙溪”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构建山水相依、人景相生、产居相融、文旅相合的特色文旅小镇。黄龙溪镇坚持全域规划、镇村统筹、产镇相融、农旅结合理念,深度挖掘自然资源、文化禀赋,形成极具川西风格的特色风貌和人文标识。与此同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黄龙溪镇还从融合多元业态、丰富产业内涵、提升品牌形象等多个方面发力,助力黄龙溪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典范的标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zy/15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