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小鲜,发现娱乐新鲜价值!-

discoverthenewvalueofentertainment

导语

“可以这样讲,我觉得舞台就是演员的根。但我也不会给自己设限,因为演员是一个需要多方面感受的职业,有更多的经历,才能更好品味人生、塑造角色,支撑你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菅纫姿

作者

酸酸酱

菅纫姿觉得自己一路走来,就像一场戏。她还记得赖声川要重排契诃夫的经典剧目《海鸥》,到中戏去选演员时的场景。当时她正在剧组,听到同学发的信息,一路小跑赶回了学校。到校门口时,正好赖声川的制作团队往外走,擦肩而过的一瞬间,突然被他们叫住。

初出茅庐、大学还没毕业的小女孩,身上藏着直来直去的小无畏,心想“哎呦,什么事啊?着急着呢”,没成想自己踏破铁鞋的机会就摆在自己眼前。原来赖声川团队一行五人去中戏选《海鸥》的女主角,选了半天没选到,本来已经打算放弃了,没想到在出门的一刹那看到了菅纫姿。制作人非常开心,直截了当地问她“你愿意吗?”就这样,她顺理成章地出演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一部话剧作品。

相似的经历,还有让她最初崭露头角的《何以笙箫默》里的何以玫一角,当时也是她正在排赖声川监制的一部话剧时,《何以笙箫默》的制片人一个电话打过来,说有个角色想找她演。作为新人,有戏演最重要,不管机会好不好先接下再说。她应允后,进组以后,才发现是拍的是自己曾经喜欢小说的影视版,而且在里面饰演的是女二号,自然欣喜无比。直至戏演了一半,才知道原来是之前定的演员来不了了,她才有这次临时顶替,“捡漏”的机会。

菅纫姿把这些误打误撞的机会称之为作为演员的小幸运,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她的确是被幸运女神眷顾的,还没毕业就能担纲著名话剧导演的女主角、热播剧里的女二号,毕业没两年,就能和数十位老戏骨合作,成为热播电视剧的女一号。

但这些幸运小禾苗却并非是没来由,凭空产生,它们同样在培养皿中,经历了主人的悉心浇灌,加上漫长的等待、积累,才有了生根发芽的机会。

1

那一百分的认真

菅纫姿还清晰地记得她来《猎场》剧组正式试戏的场景,是那两场很经典的罗伊人和郑秋冬话别和重逢的戏。

第一场是罗伊人知道郑秋冬要和熊青春结婚时,心理上正式和他告别,她引用陆游送给前妻唐婉的那首《钗头凤》,“错错错,莫莫莫”。

本来她一开始试戏的时候,大家都坐在很远的地方,只有一台摄像机对着她,然而演着演着,导演就到她的脚边来,蹲下来看着她演。

第二场戏是郑秋冬出狱后借用覃飞的假身份和罗伊人重逢,郑秋冬喟叹“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伊人兀自回眸,双方营造了一种“再见已惘然”的欷歔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也正是这两场戏建立了导演对她这个新人的信任,让她了获得出演罗伊人的机会。

然而这份信任来的并不容易,在这次试戏之前,菅纫姿还曾来过两次剧组,第一次是因为导演觉得她胖了,让她回去减肥。她听了,心里一凉,觉得自己没机会了。

即便认为“回去减肥”无非是导演用来搪塞新人的一句客套话,但是回去之后,她还是老老实实节食、运动,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减掉了6斤。

正当要彻底放弃,觉得已经“没自己什么事儿了”时,没想到剧组又突然来电话,让她再去见导演。导演见了面,没说她的减肥合没合格,只是给了她上面两段戏的剧本,让她再回去准备。

回去后,认真地研读剧本,准备了一天,方有了上面两场令人惊艳的表演。然而,这之后,又是一段时间的等待,直至下一次进组,她在现场看到了*,才确信自己离真正饰演罗伊人这个角色并不远了。

菅纫姿说自己不知道灵气和悟性对一个演员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于她而言,对待每一个角色就是要认真,无论是试戏还是真正演戏,要把自己完全交给角色。

在《猎场》之前,菅纫姿还演了几部戏,尽管这些戏各自有命,有的播了,有的没播,但是对于每个角色,她都希望做到不给自己留遗憾。

在一部演了一半夭折的戏中,她在里面扮演一个很男孩子性格、和罗伊人截然相反的角色,为了尽量贴合这个潇洒张扬的人物,她自己要求把自己的长发剪成了短发,并漂染成闷青的颜色,但没想到戏演了一半,剧组就因为个别原因散伙,自己的付出的努力也跟着打了水漂。

直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接戏,发型师每次看着她的头发发愁地问她“你对你的头发做了什么,你怎么这么想不开”时,她有种有苦说不出的无奈。

2

“以前我不敢看自己演的戏,现在敢了”

还在中戏上学的时候,菅纫姿的老师就告诉她,演员是一个被动的职业,你要被选择,被挑剔,被评论,但你要想好,你就要学会去承受。

被挑选是菅纫姿一直在经历的,特别是刚入行时,有戏演已是幸运,容不得个人去挑三拣四,但是如何把被动的挑选变成让别人主动的尊重、欣赏,则是对演员能力的考验。

菅纫姿记得之前在一部香港导演导的电视剧中演一个小配角,名不经传的小演员在现场当然不惹人注意,她躲在一个角落里默默背台词,正式开拍时,现场明显还略有嘈杂,但演过之后却静的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大家已然沉浸其中了。

戏结束之后,导演走到她旁边,不由地说“这孩子真不错”,补妆时,化妆老师还偷偷告诉她说,现场有好多人哭了。

那是她第一次体会到“反客为主”的感觉,“好欣慰,原来我也可以把人演哭”。那时候,她明白演员这个行当,刚开始的确是别人挑你,但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带着别人的情绪走,从这方面说,它何尝又不是一份主动的职业?

也许是接受的教育或者从小养成的性格有关,菅纫姿是一个颇为清醒的人,她几乎没经历过年轻人在找到自我目标的迷茫。从小,看《还珠格格》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想当个演员。给自己往头发上插双筷子,再缀上妈妈的项链当步摇,站在镜子前,幻想自己是剧中的小燕子或者紫薇。

她一直都顺着演员的这条路走,毕业的时候,最初的打算不是跑剧组,尽快演影视剧出名,还是先去考一圈话剧剧团,人艺、国话都去找机会。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是她一直喜欢的,那里是演员的圣殿,但无奈未通过最后的三试。

失望自然有之,但更多的是自省。菅纫姿认为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或者别人客观的批评建议,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同时对自己成长大有裨益。

《猎场》刚播的前三天,菅纫姿几乎是失眠的,翻着网上的评论,正面的、负面的,十分忐忑。对于观众对于罗伊人态度的转变,她是有信心的,因为明白这个把大喜大悲融为一体的传奇性女人最后的成长是足够有吸引力的。事实上,虽然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对罗伊人的观感已然发生完全反转的变化。

但这并不是菅纫姿最在意的注的,作为其扮演者,菅纫姿更







































白癜风诚信医疗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zy/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