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像盛行的年代回归阅读

经典好莱坞电影

20世纪初,洛杉矶郊区的小镇好莱坞成为大量拍摄影片的场所。全年都可拍片的有利气候条件和多种多样的外景地形条件,使得这个小镇成为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影拍摄基地,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在描述美国电影与其他国家电影的关系时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十年中间,对于美国电影而言,乃是一个征服全世界的兴盛时期。外国影片在美国两万家电影院的上映节目中已经完全消灭。在世界各国,美国影片占着上映节目60%-90%的优势,每年约有两亿美元被用来生产多部影片。电影方面的投资超过15亿美元,这样大的资金使电影事业在美国成了一种大规模的工业,在资本上可以与制造汽车、罐头、钢铁、石油、纸烟这些美国最大的工业相比拟。”

有学者将美国好莱坞电影看成是西方电影中技术主义传统的主要标志,所谓技术主义,是跟写实主义相对而言的,指的是将技术(技巧)放在第一位,其创作目的是“制造一种摹本,一种独立的存在,依据身人、认同的美学定律创造一种完美的幻觉,使人生成为视觉的、公开的和戏剧性的”,“使观众产生一种现实生活的幻觉,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片创作者的理性目的”。

制片厂制度是支撑美国好莱坞电影的主要体制。在好莱坞,制片厂形成了一种企业化的工厂体制。从20世纪一二十年代开始,一些较小的制片厂逐渐合并起来,形成了一些至今仍然存在的大型电影企业,比如派拉蒙、米高梅、20世纪福斯、环球、华纳兄弟、雷电华、联美、哥伦比亚。这八大公司不仅垄断了美国国内的电影市场,而且取代了法国电影业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成为称霸世界电影市场的大型企业。制片厂之间相互竞争,也相互合作,因为事实上,任何一家哪怕是再雄厚的制片厂都难以单独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制片厂制度里,左右一部影片命运的不是导演,而是制片人,但制片人更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ue.com/bbzl/10497.html